
書體名。相傳為 孔子 弟子作。 唐 韋續 《墨薮·五十六種書》:“麒麟書者, 魯 西狩獲麟, 仲尼 反袂拭面,稱‘吾道窮’,弟子 申 為素王紀瑞所製書。”
麒麟書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提到的一種特殊書體,其解釋可綜合以下信息:
定義與起源
麒麟書是古代書法藝術中的一種書體,相傳由孔子弟子所創。其名稱來源于《春秋》中“西狩獲麟”的典故:魯哀公時期,魯國獵獲麒麟(象征祥瑞),孔子認為此象預示“吾道窮矣”,弟子申為紀念此事而創此書法。
曆史記載
唐代韋續《墨薮·五十六種書》明确記載:“麒麟書者,魯西狩獲麟,仲尼反袂拭面……弟子申為素王紀瑞所制書。”說明該書體與孔子生平及儒家文化關聯密切。
文化意義
麒麟書不僅是一種書法形式,更被賦予紀念孔子和祥瑞事件的象征意義。後世文人(如清代魏象樞)曾用“麟書”作為對他人文字的尊稱,但此用法權威性存疑。
補充說明
目前關于麒麟書的具體字形、實際應用缺乏實物佐證,其記載主要見于文獻,需結合書法史研究進一步考證。
“麒麟書”是一個用來形容書法極為優美的詞語,它代表了字迹之美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麒麟書”的拆分部首是“鳥”和“兒”,它的總筆畫數是17畫。
“麒麟書”這個詞源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獸“麒麟”,麒麟象征着權貴、吉祥和幸運。書法家将自己的作品稱為“麒麟書”,意味着他們希望自己的字迹能夠有如麒麟一般神奇、優雅和完美。
在繁體字中, "麒麟書"被寫作"麒麟書"。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古時候,“麒麟書”這個詞可能被寫作“麒麟書”或“麒麟籀”等。
1. 他的書法被譽為麒麟書,真乃國之瑰寶。
2. 這幅字畫的字迹如同麒麟書一般,引人注目。
1. 麒麟:指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有馬身、牛尾、麟角和獅爪,象征着吉祥和長壽。
2. 書法:指通過筆墨技巧和藝術創作,将文字書寫成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式。
1. 丹青照人:形容字畫的筆墨技巧精湛,給人以極高的藝術享受。
2. 筆墨卓越:形容書法的筆畫精細,字迹流暢漂亮。
平平無奇:指字迹普通,缺乏藝術感和個性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