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橘黴素的意思、橘黴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橘黴素的解釋

抗菌素的一種。金黃色結晶體,不溶于水,溶于酒精和氯仿,呈酸性。有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橘黴素(Citrinin)是一種具有雙重性質的化合物,以下是基于權威信息的綜合解釋:

  1. 基本性質

    • 分子式為$rm C{13}H{14}O_5$,分子量250.25,呈金黃色結晶體,酸性特征。
    •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氯仿等有機溶劑。
  2. 生物活性

    • 作為抗菌素,能抑制細菌生長,但作用效果受濃度影響。
    • 具有潛在毒性:1995年法國學者Blanc發現其作為真菌毒素存在于紅曲黴培養物中,對人和動物有害。
  3. 來源與應用

    • 天然存在于紅曲黴等真菌代謝産物中。
    • 早期研究關注其抗菌特性,現代更重視其作為食品污染物的檢測與控制。
  4. 雙重特性說明

    • 低濃度時可能表現出抗菌效果;
    • 高濃度或長期攝入則顯現腎毒性、肝毒性等危害。

建議:在食品加工(特别是紅曲制品)和藥物研發中需嚴格監控橘黴素含量,相關檢測方法可參考專業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橘黴素

橘黴素(ju méi sù)是一個漢語詞彙,由橘、黴、素組成。橘指的是柑橘類水果,黴指的是黴菌,素指的是一種物質。

橘(jú)是一個多音字,廣義上指柑橘科植物中的柑橘,狹義上指臍橙。橘字的部首是木,總共有9個筆畫。

黴(méi)是一個多音字,指的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種腐敗現象。黴字的部首是雨,總共有10個筆畫。

素(sù)是一個多音字,廣義上指沒有經過加工或烹饪的食物,狹義上指指食物的原始的、不加調料的狀态。素字的部首是糸,總共有10個筆畫。

橘黴素這個詞源于《橘黴毒苗防治評價技術規程》這個文件,主要指的是一種特定的抗生素。它常被用于農業領域,在防治水果黴菌感染上發揮重要作用。

橘黴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都是橘黴素。

古時候,橘字的寫法為“桔”,黴字的寫法為“黴”,素字的寫法為“粛”。

例句:他使用橘黴素成功地控制了果實的黴菌感染。

組詞:橘子、橘色、黴菌、素食、素材。

近義詞:柑橘素、橘皮甙。

反義詞:糖黴素、純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