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商湯 之子孫。《詩·商頌·那》:“ 湯 孫奏假,綏我思成。” 馬瑞辰 通釋:“ 湯 孫奏假,謂 湯 之子孫進假其祖。”
(2).泛指子孫。 唐 鄭馀慶 《享太廟樂章》:“象德億載,貽慶 湯 孫。”
“湯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文獻和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這是最核心的釋義,源自《詩經·商頌·那》:“湯孫奏假,綏我思成。”。
在部分語境中,“湯孫”可擴展為對普通子孫的泛稱,如《左傳》中記載商湯将他人之子視為己出的典故,但此用法較罕見,且需注意權威性較高的文獻(如、5)更傾向“商湯子孫”的本義。
建議在具體語境中結合文獻判斷其含義,優先參考《詩經》《左傳》等經典文本的注解。
湯孫,是漢語詞彙,意為“在溫水中泡過後的蔬菜、豆類或肉類等”,多用于描述食物的制作過程。
湯孫的部首是水,總共有9個筆畫。
《漢語大字典》中記錄着湯孫的使用,該詞一般出現在古代文獻或典籍中,用于描述烹饪過程中将食材放入溫水中浸泡的步驟。
在繁體字中,《湯孫》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不發生變化。
古代漢字《湯孫》的寫法與現代别無二緻,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
1. 湯孫後的豆腐更加入味。
2. 這片菜葉需要先進行湯孫的步驟。
3. 肉類在湯孫後更加鮮嫩多汁。
1. 湯圓
2. 湯水
3. 雞湯
1. 泡菜
2. 浸泡
3. 腌制
1. 生食
2. 煮熟
3. 炒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