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屏扆的意思、屏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屏扆的解釋

(1).古代宮廷内設在戶牖間的屏風,上畫斧形圖案。《宋史·後妃傳上·仁宗曹皇後》:“後亦慈愛天至,或退朝稍晚,必自至屏扆候矚。” 章炳麟 《訄書·原人》:“位蟲獸于屏扆之前,居雖崇,令雖行,其君之實安在?”

(2).泛指屏風。 清 方文 《宋遺民詠·梁隆吉棟》:“醉題僧屏扆,宵小妒弗容。” 清 魏源 《白嶽西岩》詩:“堂皇峻屏扆,結構誰所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屏扆”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屏扆”原指古代宮廷中設置在門窗之間的屏風,通常帶有斧形紋樣裝飾(稱為“斧扆”),後也泛指普通屏風。該詞由“屏”和“扆”組成,二者均有遮擋之意,其中“扆”特指戶牖間的屏風(《說文解字》中記載“扆,戶牖之間謂之扆”)。

二、曆史與文學用例

  1. 宮廷場景
    《宋史·後妃傳》記載,宋仁宗曹皇後會在屏扆處等候退朝的皇帝,體現其禮儀功能。
  2. 詩詞引用
    清代魏源在《白嶽西岩》中用“堂皇峻屏扆”形容山勢如屏風般宏偉,賦予自然景觀文學意象。

三、延伸意義
在部分語境中,“屏扆”可引申為“遮蔽物”或“阻隔”,例如描述窗簾、山體等遮擋視線的物體。不過此用法多見于文學比喻,非本義。

四、注意點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多出現于古籍或仿古文學創作中。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代對象是實物屏風還是象征性遮蔽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屏扆》?

《屏扆》是一個成語,意指遮蔽、擋住。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píng)和(yí)。

《屏扆》的部首和筆畫

《屏扆》的部首是“屍”(shī)部,包含5個筆畫。

《屏扆》的來源

《屏扆》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書·藝文志》中的《秦人史》。該詞最早以“屏障”形式出現,表示“隔斷、遮蔽”的意思。

《屏扆》的繁體

《屏扆》的繁體字是「屛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屏扆》的漢字寫法是“屛扉”。

《屏扆》的例句

1. 他用一塊布《屏扆》住了窗戶,讓屋内變得昏暗。
2. 高聳的建築物像一道巨大的《屏扆》,遮擋了遠處的風景。

《屏扆》的組詞

鞭長莫及、擋在門外、攔在外面、蔽日遮天

《屏扆》的近義詞

遮擋、隔絕、阻隔

《屏扆》的反義詞

透亮、通透、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