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服的意思、遐服的詳細解釋
遐服的解釋
荒遠之地。亦指邊地的民族。《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威懷荒表,肅清遐服。” 唐 劉禹錫 《登司馬錯故城》詩:“将軍将 秦 師,西南奠遐服。”
詞語分解
- 遐的解釋 遐 á 遠:遐方。遐心。遐觀。遐迩(遠近)。遐舉(進行;遠揚)。遐想。 長久:遐齡。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服的解釋 服 ú 衣裳:服裝。制服。 穿衣裳:服喪。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藥)。 作,擔任:服務。服刑。服兵役。 順從:信服。佩服。降(俷 )服。服辯(舊指認罪書)。服膺(牢記在胸中,衷心信服)。
網絡擴展解釋
“遐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遐服”指荒遠之地,也代指邊地的民族。該詞常用于描述遠離中原的邊疆地區或未完全歸附的部族。
二、字義分解
- 遐(xiá):
①遙遠,如“遐迩”(遠近);
②長久,如“遐齡”(高齡)。
- 服(fú):
此處指臣服的地區或民族,而非字面意義的“衣服”。結合語境,可理解為“邊疆屬地”。
三、文獻引用
- 《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威懷荒表,肅清遐服。”(通過威懾與安撫平定邊遠地區)
- 唐代劉禹錫《登司馬錯故城》:“将軍将秦師,西南奠遐服。”(秦軍将領穩定西南邊疆)
- 明代王汝玉詩句:“授節褒遐服,臨軒遣使臣。”(表彰邊地部族并派遣使臣)
四、其他信息
- 使用場景:多出現在曆史文獻、詩詞中,強調對邊疆的治理或地理描述。
- 近義詞:荒服、邊陲。
- 現代適用性:屬于生僻詞,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宋書》、劉禹錫詩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遐服
遐服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拆分為“⻎”、“次穴”和“⺍”,共有13個筆畫。其中,“⻎”是該字的部首,表示和衣的樣子;“次穴”是指眼一方皺褶;“⺍”是雙手交叉的樣子。
該字來源于《說文解字·釋服部》:“遐,服也。從衣下次穴斜足亡,三反。意也。”意思是指遙遠而虔誠地服從。繁體字形為「闌」。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遐服的寫法有一些變化。比如在《康熙字典》中,該字的一種寫法是「⻏次土次穴斜足」。
以下是一些關于遐服的例句:
- 他的知識和能力讓我深感遐服,我仰慕他。
- 她以自己的勤奮和才華遐服了所有人。
- 在困難時期,他展現出了遐服的毅力和堅持。
與遐服相關的組詞有:遐迩(表示遠近)、遐想(表示遠思遠想)、服從(表示順從執行)。
與遐服近義詞有:佩服、欽佩、景仰,它們都表示對他人的敬佩和崇拜。
與遐服反義詞有:鄙視、輕視、嘲笑,它們表示對他人不尊重和不重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