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遐服的意思、遐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遐服的解釋

荒遠之地。亦指邊地的民族。《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威懷荒表,肅清遐服。” 唐 劉禹錫 《登司馬錯故城》詩:“将軍将 秦 師,西南奠遐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遐服”是漢語複合詞,由“遐”與“服”兩個語素構成。該詞屬于古代漢語書面用語,常見于曆史典籍,具體釋義如下:

一、構詞解析

  1. 遐:《說文解字》釋為“遠也”,本義指空間或時間上的遙遠,引申為邊遠之地(如《尚書·太甲》載“若陟遐必自迩”)。
  2. 服:《爾雅·釋诂》注“事也”,原指從事、服從,後衍生出“歸附管轄”之義(如《荀子》有“諸侯親服”之例)。

二、整體釋義 “遐服”指代地理與政治雙重意義上的邊遠臣屬地區,常見于描述古代中央政權對邊疆的統治關系。例如《晉書·武帝紀》載“九譯來庭,遐服率從”,特指邊陲部族歸順朝廷的狀态。

三、文獻用例 該詞在《尚書·武成》中已見雛形:“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遐迩一體。”此處“遐”與“迩”對舉,暗含“遐服”的統治範疇,後經《漢書》《資治通鑒》等史籍沿用為固定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遐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遐服”指荒遠之地,也代指邊地的民族。該詞常用于描述遠離中原的邊疆地區或未完全歸附的部族。


二、字義分解


三、文獻引用

  1. 《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威懷荒表,肅清遐服。”(通過威懾與安撫平定邊遠地區)
  2. 唐代劉禹錫《登司馬錯故城》:“将軍将秦師,西南奠遐服。”(秦軍将領穩定西南邊疆)
  3. 明代王汝玉詩句:“授節褒遐服,臨軒遣使臣。”(表彰邊地部族并派遣使臣)

四、其他信息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宋書》、劉禹錫詩集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鹌鹑馉饳兒百金諾部星碴兒乘策乘邅沖積物唇紋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村僻邨舍叮當發花範蠡俯納故丘河雲紅實話絮晖盈殲滅檢選嚼民假若井底荊歌警候稽滞坎坎剌馬累俘略節厘孳龍燈麓麓毛拉夢謝亭内闆橋運窮寇奇行勸譬逡巡術戎兵閃目折風社零星申椒哂然沈想施身讨沒臉面特揖同穴推聾裝啞頑癖廂兵相賣小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