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袒的意思、偏袒的詳細解釋
偏袒的解釋
(1) [be partial to and side with;discriminate in favor of] ∶偏護一方
法官偏袒被告
(2) [unbutton one's clothing and expose]∶解衣袒露一臂,解衣露肉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戰國策·燕策》
詳細解釋
(1).解衣裸露一臂。《戰國策·燕三》:“ 樊於期 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漢書·酷吏傳·田延年》:“即閉關獨居齊舍,偏袒持刀東西步。”《太平廣記》卷一三二引 唐 戴孚 《廣異記·張縱》:“至前堂,見丞夫人對鏡理粧,偏袒一膊。”
(2). 漢 呂後 死,太尉 周勃 入北軍,傳令軍中說,助 呂氏 的右袒,助 劉氏 的左袒,軍皆左袒, 周勃 遂率兵盡殺 呂 黨。參閱《漢書·高後紀》。後以稱偏護一方。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先恭王之正》:“居相位者,當有相度, 西林 偏袒鄉黨,非持平天下之道也。” ********* 《什麼是儒家》:“他們也不能偏袒某一方面,偏袒了一方,使一方太強,有壓倒對方的能力,緩沖者也無事可做。”
(3).*********穿袈裟,袒露右肩,以表示恭敬,并便于執持法器,亦稱偏袒。 唐 杜甫 《戲韋偃為雙松圖歌》:“偏袒右肩露雙腳,葉裡松子僧前落。” 宋 道成 《釋氏要覽·禮數》:“偏袒, 天竺 之儀也。此禮自 曹魏 世寖至今也。律雲,偏露右肩,即肉袒也。律雲,一切供養,皆偏袒,示有便於執作也。” 清 吳嘉紀 《送瑤兒》詩:“胡僧偏袒搖掌,導魂鈴子聲錚然。”
詞語分解
- 偏的解釋 偏 ā 歪,不在中間:偏斜。偏離。偏旁。偏僻。偏遠。偏鋒(.書法上指用毛筆時筆鋒斜出的筆勢;.泛指做文章從側面着手的方法)。不偏不倚。 不全面,不正确:偏愛。偏見。偏激。偏狹。偏執。偏廢。偏頗。偏聽偏
- 袒的解釋 袒 ǎ 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袒露。 不公正地維護一方:袒護。偏袒。左袒。 筆畫數:; 部首:衤;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偏袒”是一個漢語詞語,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指在沖突、糾紛或利益分配中,不公正地偏向某一方,給予其特殊保護或支持,常帶有主觀情感或私心的傾向。例如:“老師處理矛盾時不應偏袒任何學生。”
詞源構成
- 偏:本義為“不正、傾斜”,引申為“不中立、有傾向性”。
- 袒:原指“裸露身體”,後衍生出“公開支持、袒護”之意(如“袒護”)。兩字組合後強化了“因私心而傾斜式維護”的含義。
使用場景
- 人際關系:如家庭中父母偏袒某個子女,朋友争執中護短。
- 職場/團體:領導偏袒親信,裁判偏袒主隊。
- 曆史政治:史書中常用“偏袒權貴”描述統治階層的不公。
近義詞辨析
- 偏向:側重主觀傾向,未必有實際行為(如“情感上偏向姐姐”)。
- 偏心:強調情感分配不公(如“父母對弟弟偏心”)。
- 偏袒:更強調用具體行動維護某一方的不公正行為。
感情色彩
具有明顯貶義,多用于批評不公正行為。例如:“這次評獎存在偏袒,獲獎者并非實至名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偏袒是一個常用的詞彙,表示在對待、處理事物時,有意偏向某一方或某些人,對其持有偏袒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偏(《說文解字》中的基本部首是人,『叛』也是偏的部首),
袒(《說文解字》中的基本部首是衣,『曼』也是袒的部首)。
偏:先平丨再方丶終三豎;
袒:先丨再糸(纟),終廣。
來源:
《說文解字》是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統解釋漢字的字書,也是《說文解字》這個詞的來源。
繁體:
偏袒的繁體字為「偏袒」,并無太大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袒”這個字的寫法存在多種形式,例如金文中的寫法是「袒」,隸變字的寫法是「袒」,篆文中的寫法是「袒」。而現代常用的寫法為「袒」。
例句:
1. 他在争論中明顯偏袒了自己的同伴。
2. 作為體育裁判,要公正無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組詞:
1. 偏袒者:指持有偏袒态度的人。
2. 偏袒性:指偏向某方的傾向。
3. 袒護:偏向一方并加以保護。
近義詞:
1. 偏頗:含有傾向性、不公正的意思。
2. 偏護:指過分偏袒、偏愛。
反義詞:
1. 公正:指公平、公正無私。
2. 中立:指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公正的立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