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假如。 漢 王符 《潛夫論·考績》:“設如家人有五子十孫,父母不察精愞,則懃力者懈弛,而惰慢者遂非也,耗業破家之道也。”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九:“設如都水監塞河,軍器監造軍器,而戶部以為不可則已矣,若以為可,則併任其事可也。”《紅樓夢》第二二回:“他和我玩,設如我回了口,那不是他自惹輕賤?”
(2).譬如。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噫,風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豈捨之乎!顧所用何如耳。設如‘北風其涼’,假風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 宋 梅堯臣 《韻語答永叔内翰》:“設如 楊凝式 ,言且直節脩;又若 李廷中 ,清慎實罕侔。”
“設如”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假如(表示假設)
用于提出假設性條件,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如果”“假使”。例如:
《潛夫論·考績》中提到:“設如家人有五子十孫,父母不察精愞,則懃力者懈弛。”
《老學庵筆記》也用此意:“設如都水監塞河,軍器監造軍器,而戶部以為不可則已矣。”
譬如(表示舉例)
用于舉例說明,相當于“比如”“例如”。例如: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寫道:“設如風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豈舍之乎?”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引用,可查看上述來源網頁獲取完整信息。
《設如》是一個常用的詞語,表示“假如”、“如果”的意思。
《設如》由“言”、“小”、“呂”、“人”四個部首組成。其中,“言”為第四筆,表示語言;“小”為第八筆,表示小;“呂”為第二筆,表示曲曲的樣子;“人”為第二十筆,表示人的形狀。
《設如》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二十八年》一文中。它在古代用法中多指設想、假設,引導一種條件句的表達方式。
《設如》的繁體字為「設如」。
古代的《設如》字寫作「設如」,在部首和筆畫上基本保持不變。
1. 設如明日下雨,我們就取消郊遊計劃。
2. 她設如得到了第一名,我們則會給她一個大大的驚喜。
設如言論、設如即隱、設如所料
如果、倘若、假若
實際上、事實上、果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