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當司的意思、當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當司的解釋

本司,本人所在的官署。 唐 韓愈 《舉薦張籍狀》:“臣當司見闕國子監博士一員,生徒藉其訓導,伏乞天恩,特授此官。” 宋 歐陽修 《奏北界争地狀》:“昨據 定州 軍城寨申: 銀坊 城南 冶谷 口有北界兵馬創起寨子,當司尋具聞奏,乞下沿邊安撫司施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當司"在現代漢語中并非一個獨立且常用的固定詞彙,它是由"當"和"司"兩個單字組合而成的短語,其含義需要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字面義與基本組合義:
    • 當: 具有"掌管"、"主持"、"擔當"、"負責"等核心含義(《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259頁)。
    • 司: 核心含義為"掌管"、"主持"、"操作"(《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231頁)。也指"官署"或"部門"(如"有司")。
    • 當司: 組合起來,"當司"最直接的含義是指"掌管、主持、負責(某事務或部門)",或者指"正在掌管、主持的(事務或部門)本身"。它強調對某項職責或某個機構的實際負責狀态。

二、曆史語境與用法(主要見于古代文獻) "當司"在古代文獻,尤其是官方文書或曆史典籍中較為常見:

三、現代漢語中的使用 在現代漢語日常口語和一般書面語中,"當司"已極少作為固定詞組使用,顯得較為古雅或生僻。其含義通常被更常用的詞語替代:

四、總結 "當司"是一個源于古代官制用語的雙音節詞,其核心意義在于"掌管"和"本部門"。它在曆史文獻中主要用于:

  1. 自稱其部門或機構(本司)。
  2. 表示掌管、負責(某事務)。
  3. 指代現任主管官員。
在現代漢語中,它已非活躍詞彙,主要用于特定學術領域或引用古文時。理解其含義需緊密結合上下文,其核心離不開"掌管"(當/司)和"部門"(司)這兩個基本義項。

主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當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2.詞源與結構

3.曆史用例

4.現代適用性

5.相關擴展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天奇教育組詞詞典的原始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幫興匕鬯無驚鄙慢財殚力痡超重沉甸甸臣宰辍圍道志底物鬥口翻翔肥白峰嶺分杪拂雲堆港警掴打菰首還軍海門火甲簡恣節降鲸鵬戟牙駃牛鲙魚勞師襲遠梁陳烈陽麟振鑪鞴魯陽揮戈馬吊漫爾忙遽悶哽汶濁珉珣末劫拗曲作直胚胎學情腸青門種瓜清疎秋種雀踴三科九旨商墟審查叔公投金濑吐氣揚眉舞台遐愁仙閃鹹陽宮西泠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