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貪婪放縱。 明 張居正 《答河道巡撫楮愛所書》:“前 牛希尹 與督撫同居一城,敢行貪肆。”《明史·宦官傳二·李芳》:“﹝ 陳洪 ﹞尤貪肆,内閣大臣亦有因之以進者。”《清史稿·文苑傳一·錢謙益》:“﹝ 溫體仁 ﹞後賄 常熟 人 張漢儒 訐 謙益 貪肆不法。”
"貪肆"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與用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基本詞義
指貪婪放縱的品性行為,包含對物質的無節制追求與道德約束的喪失。該詞屬于貶義詞彙,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對官員或權勢者的負面評價,如《明史》中記載宦官陳洪"尤貪肆",體現其濫用職權斂財的劣迹。
詞素構成分析
文獻例證
典型用例包括明代張居正批評官員牛希尹"敢行貪肆"(《答河道巡撫楮愛所書》),以及清代史書指控錢謙益"貪肆不法"(《清史稿》),均用于揭露權力階層的腐敗現象。
近義與反義
使用場景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主要出現在曆史研究、古典文學解析等場景,日常表達中可用"貪婪腐敗""以權謀私"等替代表述。需注意其書面語屬性,口語中使用可能顯得生硬。
《貪肆》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貪婪而放縱的意思。通常形容一個人貪欲無度,追求權勢和物質享受的同時不顧道義和法律。
《貪肆》這個詞的部首是"貝"和"肉"。"貪"的部首是"貝",共12畫;"肆"的部首是"肉",共8畫。
《貪肆》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語。"貪"源于古代的"貪"字,含有貪欲、貪婪的意思;"肆"源于古代的"肆"字,表示放肆、放縱的意思。
《貪肆》的繁體形式是「貪肆」。
在古代,"貪"的寫法有時會用「貪」,而"肆"的寫法有時會用「肆」。
- 這個人太貪肆了,為了追求權勢和金錢,不擇手段。 - 他的貪肆行為引起了公衆的憤怒和譴責。
- 貪財 / 貪婪 / 欲貪 / 貪求 / 貪污
- 貪婪 / 貪欲 / 無度 / 放縱
- 克制 / 節制 / 謙遜 / 克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