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合門使的意思、合門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合門使的解釋

官名。 唐 末、 五代 有閤門使,掌供奉乘輿,朝會遊幸,大宴引贊,引接親王宰相百僚藩國朝見,糾彈失儀。 五代 以來,多以處武臣。 宋 置東、西上閤門使各三人,副使各二人,多以處外戚勳貴。 紹興 五年,诏右武大夫以上并稱知閤門事,官未至者稱同知閤門事,在知閤門之下。參閱《宋史·職官志六》、《文獻通考·職官十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合門使是中國古代官職名,屬宋代閤門司重要職官。該官職始設于唐末五代時期,主要職能為掌管朝廷禮儀事務,具體包含三方面職責:

  1. 禮儀引導:負責皇帝朝會、宴享時的贊引禮儀,文武官員入殿順序及站位均由合門使安排。據《宋史·職官志》記載,閤門使需熟稔朝廷儀制,"凡文武官自宰臣、宗室自親王、外國自契丹使以下朝見謝辭皆掌之"。
  2. 文書傳遞:承擔皇帝诏令與外廷奏章的轉遞工作,南宋《慶元條法事類》明确其"承受旨敕、宣付有司"的職能。
  3. 外使接待:負責外國使節觐見禮儀,北宋時期該職多由武臣或外戚充任,兼具外交與安保職能。

該官職分設東、西上閤門使,從六品,與副使、宣贊舍人等構成完整的禮儀官體系。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曾将東、西上閤門使合并,紹興五年(1135年)複置,最終在乾道六年(1170年)定編為專職禮官。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合門使”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其職能與演變可概括如下:

1.基本定義

2.曆史起源與職能

3.宋代的發展

4.曆史意義

如需更詳細的制度演變,可參考《宋史·職官志》《文獻通考》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沙褊袒邊坐别顔茀茀不經産地搊殺丑徒出于賜紫櫻桃催産颠越典鐘雕今芳罇藩衍覆覈诟斥貴極人臣歸重猴梅後園花青花字佳好舉目款啟枯裂攬抱老器良器裂敝陵上曆僻羅傘毛刺猛劑腼覥木谏年湮代遠瓯子扁枯篇述遷正黜色起根由頭秋宵三商傷損生拉硬拽神厲食棗約衰政雙崤踏博突明吞齧惟度烏篷船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