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合成一種意義。 宋 徐度 《卻掃編》卷中:“掌兵則忠果、雄勇、宣力;外臣則純誠、順化。每以二字協意,或造或因,取為美稱。”
(2).猶同心。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慶元二年戒饬場屋付葉翥已下禦筆》:“惟賴卿輩協意悉心,精加衡鑒,網羅實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日本》:“ 丁 為此謀,與勘事科臣 徐涵碧 者協意。”
“協意”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合成一種意義
指通過組合不同元素(如文字、符號等)形成統一的意義。例如宋代徐度在《卻掃編》中提到,為官職命名時“每以二字協意”,即選取兩個相關字組合,賦予其特定稱謂。
同心、齊心
表示思想或行動上的一緻。如宋代葉紹翁《四朝聞見錄》中記載“協意悉心,精加衡鑒”,強調群臣齊心選拔人才;明代沈德符《野獲編》中“協意”則用于描述共同謀劃的情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例如:
“協意”既指語義的合成,也體現行動的一緻性,其内涵與“協”字強調的和諧、協作密切相關。
協意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共同以某種共識行動或達成目标。
協意的部首是十,總共有10個筆畫。
協意是由“協”和“意”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協”表示共同、協同,“意”表示意思、目标。兩個字聯合起來表示共同以某種共識行動或達成目标。
協意的繁體字為 “協意”。
在古時候,協意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意思是一緻的。
1.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必須協意共同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 他們通過協意合作,解決了許多問題。
協議、協作、協調、協商、合意
配合、合作、共識、共同努力
對立、分歧、對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