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藏的絲織品。《新唐書·陸長源傳》:“ 晉 卒, 長源 總留後事……軍中請出帑帛為 晉 制服,不許。”
“帑帛”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新唐書·陸長源傳》記載:“軍中請出帑帛為晉制服,不許。”,表明帑帛是官方儲備的物資,需經許可才能動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詞彙(如“公帑”“國帑”),可參考古代經濟類文獻或權威詞典。
《帑帛》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古代財富或財産。在古代,帑帛通常用來指代國家或個人的寶藏、金銀財物等。
《帑帛》是由部首幺(yāo)和帛(bó)組成的,總共包含11個筆畫。
《帑帛》的字形和意義都可以追溯到《爾雅》這本古代字典。在古代,帑帛是財富的象征,因此成為了一個表示財産的詞語。
《帑帛》的繁體字為「黨襮」。
在古代,帑帛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的字形是「㡂㡂」,其中上面的部分為「幺」,下面的部分為「巾」。這個字形在清朝時期被廢棄。
1. 國家寶藏中的文物真是帑帛之富。
2. 這座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金銀帑帛。
1. 帑帛豐盈
2. 帑帛之富
3. 帑帛滾滾
4. 帑帛珍馐
財富、財産、財寶、寶藏、金銀等
貧窮、貧瘠、貧困、無財産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