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瑣碎細小。鎖,通;“瑣”。 宋 蘇轼 《錄進單锷吳中水利書》:“切見近日 錢塘 進士 餘默 兩進三州水利,徒能備陳功力鎖細之事,殊不知本末。”
“鎖細”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uǒ xì,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詞義核心
指“瑣碎細小”的事物或細節,強調事物的繁雜、零碎性。其中“鎖”為通假字,通“瑣”(即瑣碎之意)。
字形結構
蘇轼《錄進單锷吳中水利書》
文中提到錢塘進士餘默讨論水利時“備陳功力鎖細之事”,指其過于關注細枝末節而忽略根本問題。
詩詞用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原文或通假字演變,可參考滬江詞典及查字典等來源。
《鎖細》是一個成語,意指鎖住細處,形容細緻入微,周全完備。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做事情細緻認真,一絲不苟。
《鎖細》的部首是金字旁,筆畫數為15畫。
《鎖細》最早出自明代文學家吳爾庚的《東序》:“曾子曰:‘吾聽見于夫子,夫子欲吾以《禮》修而細明之。’乃命揭之可曰《(鎖)細》。” 後來這個成語就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常用詞彙之一。
《鎖細》的繁體字為「鎖細」。
在古時候,鎖細這個詞的字形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鎖的字形為「鎖」,細的字形為「細」。隨着時間的流逝,字形和标準也有所改變。
1. 他做事情非常認真,總是能鎖細每一個細節。
2. 在他的幫助下,我們能夠鎖細我們的計劃,确保一切都按計劃進行。
3. 這個設計師的作品總是鎖細入微,每一個細節都精心設計。
鎖定、細心、細緻、周全、完備
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絲不差
粗心、馬虎、草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