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深玄妙;高超脫俗。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諸葛厷 年少不肯學問,始與 王夷甫 談,便已超詣。” 唐 張說 《魏齊公元忠》詩:“ 齊公 生人表,迥天聞鶴唳。清論早揣摩,玄心晚超詣。”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上:“ 東晉 清談之士,酷嗜 莊 老 ,以曠達超詣為第一等人物。”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古賦一》:“ 老氏 之清虛,釋氏之超詣,味則高矣,而不協於極。” 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二:“﹝ 許暘谷 ﹞同裡 錢玉友 目為詩家鄉願,然集中亦有超詣之作。”
(2).超登;登達。 唐 柳宗元 《送文暢上人登五台遂遊河朔序》:“故又捨筏西土,振塵朔陲,将欲與 文殊 不二之會,脫去穢累,超詣覺路。” 宋 楊萬裡 《寄題劉巨卿家六詠·詣齋》:“紫鸞自超詣,一日可天地。”
“超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釋:
若需更多用例或文獻細節,可參考《二十四詩品》等古典文論,或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分析。
《超詣》這個詞在漢語中表示超越卓越的才能或成就,超出一般水平的能力或者表現。通常用來形容某人在某方面超過了其他人,取得了出衆的成績或者突破。
拆分部首和筆畫:《超詣》這個詞的部首是“類”,部首的意思是漢字字典按部首分類的分類标志。《超詣》的字形中有“走”,“言”,“又”,“白”,“人”五個部首。
來源與繁體:《超詣》是一個由簡體字組成的詞語,沒有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發展過程中,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可以追溯到古代曆史上的《說文解字》,但是對于《超詣》這個詞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沒有明确的記錄。
例句:1. 他在音樂方面有着超詣的才華。
2. 她的突出表現展現了她在學術研究上的超越能力。
3. 這位畫家在繪畫領域有着超詣的造詣。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組詞:超凡,超兒,超人
近義詞:卓越,超群,出衆
反義詞:平凡,普通,一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