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漢族的意思、漢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漢族的解釋

[the Han nationality] 中國人數最多的民族,分布在全國各地

詳細解釋

我國的主體民族。由古代華夏族和其他族逐漸發展而成。分布全國,主要聚居在 黃河 、 長江 、 珠江 三大流域和 松遼平原 。人口九億三千多萬(1982年),占全國總人口的93.3%。語言屬漢藏語系。 毛6*6*《論十大關系》六:“漢族人口多,也是長時期内許多民族混血形成的。”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漢族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漢族(Hànzú)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其定義與文化特征在漢語詞典及權威文獻中有明确闡釋:

一、基本定義

指中國境内以華夏文明為核心、使用漢語為共同語的民族群體。《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中國的主要民族,分布在全國各地,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2%。”

二、曆史淵源

漢族源于黃河流域的華夏部落聯盟,曆經夏、商、周三代形成穩定的族群認同。秦漢時期實現政治與文化統一,“漢”作為族稱正式确立(《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

三、文化特征

  1. 語言:使用漢語及漢字,屬漢藏語系,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
  2. 傳統思想:以儒家倫理為核心,融合道家、佛家思想(《辭海》民族分冊)。
  3. 節慶習俗:春節、端午、中秋等節日承載農耕文明特色,強調家族倫理。

四、現代意義

作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主體,漢族在推動國家發展、傳承中華文明中發揮核心作用(《中國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大陸漢族人口約12.86億,占總人口91.11% 。


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第三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3. 夏征農, 陳至立 主編.《辭海》(第七版縮印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
  4. 楊聖敏, 丁宏.《中國民族志》.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5.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 國家統計局發布.

網絡擴展解釋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其名稱及文化特征具有深厚的曆史淵源。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解析:

1.定義與起源

漢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占全國總人口的92%以上。其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時期的炎黃部落,即黃河流域的華夏族,後因漢朝強盛而逐漸以“漢人”為稱。考古證據顯示,漢族先民在8000年前已建立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等早期文明,形成華夏文明圈的核心。

2.文化與宗教

漢族文化以兼容并蓄為特點:

3.經濟特點

曆史上以農業經濟為主導,精耕細作與水利灌溉技術發達,兼營家庭手工業(如紡織),形成“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模式。

4.地理分布

漢族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尤以黃河、長江、珠江流域及松遼平原為主要聚居區。曆史上因人口遷移,逐漸形成齊魯、吳越、巴蜀等多元區域文化。

5.名稱由來

“漢”字源自《詩經》中的“天漢”(銀河),漢朝統一後,“漢人”成為族群标識,替代了先秦的“華夏”稱謂。

漢族不僅是人口意義上的主體民族,更是中華文明連續發展的核心載體,其文化、經濟與曆史演變深刻塑造了中國的社會面貌。

别人正在浏覽...

拔取北羅酆便馬表靈表曝博浪椎不舍晝夜蟬槐笞法傳粉淡雅大提琴蹬脫調卷的士硐産東家效颦凍人方達功成身退恭楷古興寒燠滑杆黃沙獄火裡赤兼權熟計交忿計功行封筋髓卷次居攝樂孜孜梨花香厖眉門垛民潰迷塞妺嬉苜蓿捺蜻蜓愆阙起步傾佩傾伫氍毹沙鍋淺兒讪謗山高水低山炭授時抒情詩譚柄啼謼慰睯衛生紙溫疾無何鄉晞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