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公孫龍 的“白馬非馬”論。《公孫龍子·迹府》:“疾名實之散亂,因資材之所長,為守白之論,假物取譬,以守白辯。”
(2).《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室比喻心。”後以“守白”謂保持空明的心境。 宋 陸遊 《齋居書事》詩:“道室焚香勤守白,虛窗點《易》靜研朱。”
“守白”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
“守白”最早見于《公孫龍子·迹府》,指公孫龍提出的“白馬非馬”哲學命題。該理論強調事物名實關系中的差異性,認為“白”是顔色、“馬”是形态,二者結合後形成的新概念“白馬”與“馬”并不等同。這一思想體現了古代名實之辯的哲學思辨。
源自《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的典故,陸德明注疏中将“室”比喻為心,認為“守白”是通過滌除雜念來保持内心的純淨與空明。宋代陸遊在詩作《齋居書事》中曾用此義,表達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典籍原文或哲學背景,可參考《公孫龍子》《莊子》等原著,或查閱權威詞典中的詞條解析。
守白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彙,包括"守"和"白"兩個字。
守白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
守白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有趣,它最早來自于中國的古代繪畫藝術中。在中國傳統的繪畫中,畫家常常使用水墨顔料進行創作,而為了表現畫面的平衡和美感,畫家通常會在作品中保留一些空白或沒有着色的部分,這就是所謂的"守白"。
在繁體字中,守白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不會有任何改變。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守白并沒有固定的特定寫法,因為它主要是作為一個藝術概念來使用的,而不是一個字詞。
一些關于守白的例句包括:
守白這個詞沒有具體的組詞,因為它本身是一個藝術概念,不會和其他字詞組合起來形成新的詞語。
關于守白的近義詞,可以使用"留白"來替代,它們有相似的意義。
守白的反義詞是"填色",表示将畫面完全填滿顔色,不留任何空白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