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腕促蹄高的意思、腕促蹄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腕促蹄高的解釋

形容馬之良者。語本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蹄欲得厚而大,踠欲得細而促。” 唐 杜甫 《高都護骢馬行》:“腕促蹄高如踣鐵, 交河 幾蹴曾冰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腕促蹄高”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成語,主要用于形容良馬的體态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該成語描述優質馬匹的生理特征:馬蹄厚大且位置高,腳腕(踠部)細而緊促。這種結構使馬匹具備更強的耐力和爆發力。

  2. 詞源背景

    • 典籍出處:最早見于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提出良馬需滿足“蹄欲得厚而大,踠欲得細而促”的标準。
    • 文學引用:唐代杜甫在《高都護骢馬行》中化用此語,寫道“腕促蹄高如踣鐵,交河幾蹴曾冰裂”,以馬蹄堅硬如鐵形容戰馬的雄健。

結構拆解

使用場景

現多用于古典文學賞析或馬匹品鑒領域,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例如在詩詞評析中,常以此語強調馬匹的矯健姿态。

補充說明

該成語通過具體生理特征映射整體品質,屬于古代相馬術的術語,反映了傳統農業社會對牲畜選育的重視。

網絡擴展解釋二

腕促蹄高

《腕促蹄高》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或物體姿勢昂揚、精神煥發的樣子。

它的部首是“扌”和“足”,其中“扌”表示手,而“足”表示腳。它的筆畫數是26畫。

《腕促蹄高》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馬術。在古代,人們認為馴馬師要通過訓練和馴服馬匹使其運動更加協調和高貴,通過控制馬的腕部和鼻缰,使馬的蹄子離地更高,以展示馬匹的尊貴和威嚴。因此,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人或物體姿勢昂揚、精神煥發的樣子。

在繁體字中,腕促蹄高的寫法則是「腕促蹄高」。

在古時候,腕促蹄高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較早時期的寫法是「脘䌏釴暠」,稍晚一些的寫法是「腕脧髲釴」。這些不同的寫法和字形反映了漢字的演變和發展。

以下是一些例句中使用了腕促蹄高:

1. 他在舞台上跳舞時,腕促蹄高,充滿了活力和激情。

2. 這座建築的設計非常優雅,給人一種腕促蹄高的感覺。

腕促蹄高的一些相關組詞包括:“腕臂促進”、“腕握蹄疾”等。近義詞有:“氣宇軒昂”、“得意揚揚”等。而反義詞則包括:“垂頭喪氣”、“萎靡不振”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