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鏁閉”。上鎖關閉。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風操》:“ 北朝 頓丘 李構 ,母 劉氏 ,夫人亡後,所住之堂,終身鏁閉,弗忍開入也。” 唐 曹唐 《長安客舍叙邵陵舊宴寄永州蕭使君》詩之五:“朱門鎖閉煙嵐暮,鈴閣清泠水木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有破屋數間,鎖閉已久。”
“鎖閉”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字面意義
指用鎖将門窗、器物等關閉,使其無法隨意開啟。例如“鎖閉門窗”“鎖閉倉庫”。
古文獻中如《顔氏家訓》記載“終身鏁閉”,即用鎖長久封閉空間。
物理封閉
可指對空間的封鎖,如清代紀昀描述的“破屋鎖閉已久”,強調通過上鎖實現物理隔絕。
抽象層面的隔絕
比喻與外界斷絕往來,例如“朱門鎖閉煙岚暮”形容權貴府邸封閉冷清的狀态。
現代用法中也可指内心孤僻,如“鎖閉内心”。
技術或系統術語
在機械、電子等領域,“鎖閉”可表示使設備處于固定或不可操作狀态(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鎖閉”既可指具體的物理封閉行為(如鎖門),也可引申為抽象隔絕狀态。其用法在古今文獻中均有體現,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更多例句可參考。
鎖閉是一個動詞,表示使用鎖或其他方式将門窗等關閉并将其固定住。鎖閉也可以用來指阻止、封鎖或限制某種行動或現象。
鎖閉的部首是金,即字的左邊部分。
鎖閉的總筆畫數為19畫。
鎖閉一詞最早源于古代漢語,基本上形聲字為辶(izuǒ邊走部首)+金(現代通用偏旁),辶表“行走”的意思,以指人走動,後來又引申為封鎖一物,使不能自由行動,即由一人走到另一地方。
鎖閉的繁體寫法為鎖閉。
在古時候,鎖閉的寫法稍有不同。
古代漢字寫作“鎖閇”或者“鎖闔”,其中“閉”或“闔”意味着關閉或封鎖。
1. 請确保在離開房間時将門鎖閉。
2. 由于病毒的傳播,政府決定鎖閉全城。
3. 特别鎖閉區域,隻有授權人員才能進入。
1. 鎖閉狀态
2. 鎖閉門窗
3. 鎖閉城市
4. 鎖閉通道
1. 封鎖
2. 關閉
3. 堵塞
4. 封閉
1. 解鎖
2. 打開
3. 通行
4. 敞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