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腳踏兩隻船的意思、腳踏兩隻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腳踏兩隻船的解釋

比喻左右搖擺,跟對立或不同的兩個方面都保持關系。 曾紹山 《粉碎“囚籠”》三:“這次回去,比第一次有了轉變,替我們做了一點工作,可是仍然是腳踏兩隻船,看風頭行事。” 秦兆陽 《在田野上前進》第十章:“ 周世榮 在傍黑前來找他來了。說了坦白話,承認自己這一年來确實是腳踏兩隻船,是想先把一部分土地入到社裡來試試看。”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三章三:“ 國珍 一面向 西吳 進貢,一面又替 元 朝運糧,腳踏兩隻船,左右搖擺。”亦作“ 腳踩兩邊船 ”。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五:“ 蕭隊長 尋思,這人原先膽子小,幹啥也是腳踩兩邊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腳踏兩隻船”是一個常用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比喻一個人同時在兩個相互矛盾或對立的事物之間搖擺不定,難以做出明确選擇,或為投機取巧而同時保持與雙方的關系。

二、詳細解析

  1. 核心寓意
    源自過河時雙腳分踏兩船的意象,暗含風險:若兩船分離,人會落水。引申為在感情、職場等場景中同時維持兩種對立關系,可能引發矛盾或失敗。

  2. 行為特征
    表現為猶豫不決或投機心态,既不願放棄現有利益,又想獲取新機會,導緻立場模糊。

三、使用場景

四、出處與示例

最早見于丁玲《太陽照在桑幹河上》:“他是腳踏兩隻船,别企他兒當八路,小蘿蔔,皮紅肚裡白。”

五、感情色彩

含貶義,多用于批評态度不堅定或缺乏責任感的行為,需注意語境中的使用分寸。


提示:該成語的英文對應表達為“have a foot in both camps”,可通過權威詞典查詢更多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語解釋

《腳踏兩隻船》是一個成語,指一個人同時參與或支持兩個對立或矛盾的事情。這個詞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不明确立場、不堅定的态度。具體來說,這個人可能在兩個團體、兩個陣營或兩個候選人之間猶豫不決,試圖同時滿足兩方利益。

拆分部首和筆畫

《腳踏兩隻船》的拆分部首是“⺾”和“辵”,總共有10畫。

來源與繁體

《腳踏兩隻船》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宋代詩人陸遊的《秋夕雜思》中。在這首詩中,陸遊通過“腳踏蓬萊兩隻船”這一形象的描繪,表現了他内心的猶豫和糾結。而在明代張岱的《增廣賢文·船》中,“腳踏兩隻船”這個詞語則被明确地使用,成為日後久負盛名的成語。在繁體字中,“腳踏兩隻船”的寫法為“腳踏兩隻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這個成語的寫法與現代有一些差異。其古代寫法是“腳踏兩隻船”。這個寫法保留了“腳踏”和“兩隻船”的意思,僅在選用的漢字上有所不同。

例句

他在兩個國家間腳踏兩隻船,既享受了一個國家的優待,又避免了另一個國家的限制。

組詞

腳踏實地、船隻、腳步、兩邊

近義詞

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搖擺不定

反義詞

堅定立場、明确選擇、一心一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