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蟠木的意思、蟠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蟠木的解釋

(1).指盤曲而難以為器的樹木。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何則?以左右先為之容也。” 唐 孟郊 《山老吟》:“蟠木為我身,始得全天年。” 宋 李綱 《謝除尚書右仆射表》:“顧臣何者,被遇若茲。蟠木輪囷,無左右先容之助;循牆傴僂,懷颠危非據之慙。”

(2).傳說中的山名。一說,即 扶桑 。《大戴禮記·五帝德》:“﹝ 顓頊 ﹞乘龍而至四海,北至于 幽陵 ,南至于 交趾 ,西濟于 流沙 ,東至于 蟠木 。” 孔廣森 補注:“《海外經》曰: 東海 中有山焉,名曰 度索 ,上有大桃樹,屈蟠三千裡, 裴駰 謂 蟠木 即此也。”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曲·宮調曲四》:“ 陰陵 朝北附, 蟠木 引東臣。” 章炳麟 《封建考》:“昔在 顓頊 ,地東至 蟠木 ,南至 交趾 。 蟠木 者,一曰 榑木 ,則 扶桑 也。”參閱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史記一·五帝本紀》、 清 俞樾 《群經平議·大戴禮記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蟠木”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1. 盤曲難為器的樹木
    指枝幹盤曲、形态奇特而難以加工成器具的樹木。此義項最早見于漢代鄒陽《獄中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何則?以左右先為之容也。”。比喻看似無用之物,經過雕琢或機遇可成珍貴器物。

  2. 傳說中的山名
    一說為東海中的神山“扶桑”,與古代神話相關。《大戴禮記·五帝德》記載颛顼“東至于蟠木”,孔廣森注引《海外經》稱其位于東海,山上有屈蟠三千裡的大桃樹。


二、地理考釋

部分學者(如楊牧青)認為,“蟠木”可能代指古代東海區域的島嶼,包括今日本、朝鮮半島等地。此觀點結合了《莊子·秋水》“蟠木不生”的描述,推測其與地理環境相關,但屬于引申解釋,未形成廣泛共識。


三、其他用法


“蟠木”的核心含義集中于盤曲的樹木與神話山名兩類,其他解釋多為引申或學術推測。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其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蟠木的意思

蟠木是指生長茂盛、枝葉繁茂的大樹。這個詞彙常用于形容樹木狀況良好、健壯的景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蟠木的部首是蟲,為雙音字。它的拆分部首是“虍”,拆分筆畫是14畫。

來源

蟠木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典故來自《爾雅·釋木》。在古代文化中,蟠木常常寓意着長壽、繁榮和吉祥。

繁體

蟠木的繁體字是「盤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蟠木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寫法可參考古代字典或古代文獻。

例句

1. 那棵蟠木高聳入雲,給整個花園增添了一片翠綠。

2. 這片蟠木林讓人感到仿佛置身于幽靜的仙境。

3. 風吹過,蟠木的樹葉沙沙作響,宛如自然的音樂。

組詞

蟠龍、栩栩如生、蜿蜒曲折、繁茂如林

近義詞

茂盛、繁榮、郁郁蔥蔥

反義詞

凋零、槁木死灰、無生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