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定邊區。《三國志·吳志·薛綜傳》:“由此言之,綏邊撫裔,實有其人。”《北齊書·清河王嶽傳》:“ 武定 元年,除 晉州 刺史、西南道大都督,得綏邊之稱。”
“綏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綏邊”指安定邊疆地區,強調通過治理或安撫手段使邊境保持和平穩定。其中“綏”意為安撫、安定,“邊”指邊疆或邊境。
古代文獻記載
詞源發展
最初專指軍事或政治層面的邊疆安定,後延伸至形容任何區域的和平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文獻原文,可參考《三國志》《北齊書》等古籍。
綏邊這個詞通常用來表示邊疆地區的平靜、安定和安甯。它的意思是指邊境地區的穩定和太平,綏表示安定,邊表示邊界。
綏邊的拆分部首是纟(纟是紅字旁),邊的拆分部首是刀(刀是刃字旁)。
綏邊的總筆畫數為11,其中綏的筆畫數為6,邊的筆畫數為5。
綏邊這個詞最早見于《周禮·秋官·大獵》:“諸侯皆舍人于綏邊,外五野人,内三野人。”意思是各諸侯國都遣人駐守在邊境地區,外面是五野人,裡面是三野人。這表明綏邊一詞在古代即已存在。
綏邊的繁體字為綏邊。
在古代,綏邊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比如在《康熙字典》中有一種寫法是綏百刀,意思是用刀在一百次之間綏定邊境的意思。
1. 近年來,我國的綏邊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2. 在那個邊境小鎮,居民們一直過着綏邊太平的生活。
綏邊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比如綏靖(指平定邊疆的動亂)、邊疆(指國家邊界的地區)、綏甯(指甯靜安定的邊境地區)等。
綏邊的近義詞包括安撫、安定、穩定等。
綏邊的反義詞包括動亂、混亂、不安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