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绥边的意思、绥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绥边的解释

安定边区。《三国志·吴志·薛综传》:“由此言之,绥边抚裔,实有其人。”《北齐书·清河王岳传》:“ 武定 元年,除 晋州 刺史、西南道大都督,得绥边之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绥边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通过安抚、怀柔等手段使边疆地区安定。该词由“绥”(安抚)与“边”(边疆)复合而成,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策略。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释为“安抚边疆,使归顺服从”。强调通过非武力手段(如册封、赏赐、和亲)实现边疆稳定,如:“绥边柔远,德泽广被”。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2. 《辞源》(修订本)

    释义侧重“安定边境”,指出其与“征伐”相对,属怀柔政策范畴。

    来源: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版),2015年。

二、字源与构成

三、历史语境中的运用

  1. 汉代政策

    《汉书·匈奴传》载汉武帝“绥边辑民”,通过册封部落首领、互市贸易巩固北方边疆。

    来源:班固《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唐代实践

    唐太宗推行“绥边以德”,设置羁縻州府,允许少数民族自治,减少军事冲突(《贞观政要·安边》。

    来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四、现代引申与关联概念

在当代语境中,“绥边”一词虽少用,但其理念延伸至民族区域自治、边疆经济扶持等政策中,强调通过发展促进稳定。相关概念如:

五、权威文献参考

“绥边”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重要体现,其核心是通过文化融合与经济协作实现边疆长治久安,对当代边疆治理仍有借鉴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绥边”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绥边”指安定边疆地区,强调通过治理或安抚手段使边境保持和平稳定。其中“绥”意为安抚、安定,“边”指边疆或边境。

二、历史背景与出处

  1. 古代文献记载

    • 《三国志·吴志·薛综传》提到“绥边抚裔,实有其人”,体现古代对边疆治理的重视。
    • 《北齐书·清河王岳传》记载“得绥边之称”,反映该词用于赞颂官员的边疆治理功绩。
    • 唐代《旧唐书·地理志》也提及该词,用于描述边境治安状况。
  2. 词源发展
    最初专指军事或政治层面的边疆安定,后延伸至形容任何区域的和平状态。

三、结构与用法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案例或文献原文,可参考《三国志》《北齐书》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闇懦巴壁谤缺贝币本该蹦子补定禫制动迁户对得起抚封歌伶贯斗才归钓柜签洪湖黄菜花生油哗衆取宠鹄竢寄藏祭奠居材拘民诳驾苦患浪沤敛盂辽亮丽妃溜开鸬鷀酒麦租木刀目围难素内恕胚子喷鼻息癖气剖鲤乞措大七景请调麴部尚书三始善败由己神文崧山隧道淘渌听话听声,锣鼓听音网梭仙观仙萱嚣纷遐逝歇息息肩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