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撫集聚。《舊唐書·忠義傳下·李憕》:“ 憕 與留臺禦史中丞 盧奕 、 河南 尹 達奚珣 ,綏輯将士,完繕城郭,遏其侵逼。”《明史·郭英傳》:“在鎮綏輯流亡,申明約束,境内大治。” 清 薛福成 《附陳駐緬英員遵約呈進方物片》:“八6*九6*年來, 英 人綏輯全 緬 ,布置既密,益務恢張。”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綏輯漢語 快速查詢。
“綏輯”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uí jí,其核心含義為安撫集聚,常用于描述治理或穩定局面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綏輯”強調通過安撫手段使離散的人或事物重新聚集、恢複秩序,常見于曆史文獻中描述官員治理或軍事整頓。例如: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學語境,現代口語中較少見,但在描述社會治理、危機應對時仍具表現力。例如:“災後綏輯民衆,重建家園。”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舊唐書》《明史》等史書原文。
《綏輯》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統一或調整事物,使之有序、和諧。
《綏輯》的部首是“纟”,總共由12個筆畫組成。
《綏輯》這個詞來源于《禮記·玉藻》:“夫經始者,臨事綏之。”在古代,人們用“綏輯”來形容對事物進行整理、調和、調整的行為。
《綏輯》的繁體字為「綏輯」。
在古代,《綏輯》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寫法是「綏集」,也有人使用「綏籍」的形式。
1. 他的領導能力非常強,可以綏輯大家的情緒,使團隊保持高效運轉。
2. 這部電影綏輯了多個不同劇情,通過巧妙的編排使整個故事更加完整。
3. 綏輯工作流程,優化資源配置,可以提高項目的執行效率。
1. 綏靖:平定内亂,恢複秩序。
2. 修輯:編輯整理。
3. 調適:調整使適應。
4. 協調:統籌安排使相互配合。
5. 整饬:整理修飾。
調和、調整、調節、協調。
混亂、雜亂、無序、不協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