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謹祭的意思、謹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謹祭的解釋

敬祀。《管子·侈靡》:“陵谿立鬼神而謹祭。” 尹知章 注:“每大陵深谿皆有靈焉,立鬼神之祠,使人祭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謹祭”的漢語釋義

“謹祭”是由“謹”與“祭”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以恭敬、莊重、嚴謹的态度進行祭祀活動。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字義拆解

    • 謹(jǐn):本義為“慎重”“恭敬”,引申為言行上的嚴肅與周到。《說文解字》釋為“慎也”,強調對禮節的恪守。
    • 祭(jì):指以儀式、供品向神靈或祖先表達敬意,涵蓋祭祀、祭奠等行為。《禮記·祭統》載:“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凸顯其文化内涵。

      二者結合,“謹祭”即以高度敬畏之心履行祭祀禮儀,體現對祭祀對象(神靈、祖先)的尊崇。

  2. 文獻用例與語境

    古代文獻中,“謹祭”多用于官方文書或莊重場合,強調儀式的規範性:

    • 宋代祭文常見“謹祭于某神之位”,如朱熹《祭告先聖文》以“謹祭”開篇,彰顯儀典的肅穆。
    • 明清地方志記載祭祀流程時,常用“謹祭以牲醴”描述供品的鄭重安排。
  3. 文化内涵

    “謹祭”不僅指行為,更蘊含禮制精神:

    • 敬畏自然與祖先:通過嚴謹的儀式溝通人神,表達對超自然力量的順從(如《周禮》中的“五禮”制度)。
    • 維護倫理秩序:祭祀是儒家“孝道”的延伸,謹祭行為強化家族紐帶與社會等級規範。
  4. 現代應用

    當代語境下,“謹祭”仍用于傳統祭典(如清明祭祖、孔廟釋奠),但更側重儀式的莊重性而非宗教意義,常見于紀念性文書中。

權威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年。
  2. 《禮記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 《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彙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網絡擴展解釋

“謹祭”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ǐn jì,其核心含義為敬祀,即恭敬、鄭重地進行祭祀活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文獻佐證


3.現代應用與示例


4.相關擴展


“謹祭”是古代漢語中表達恭敬祭祀的詞彙,既體現禮儀規範,也反映傳統文化中對自然與祖先的敬畏。如需更深入探究,可參考《管子》等典籍或民俗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哀恻白戶白苋必丢疋搭蒼秀察納處裁稻菽登山運動玷名煩聒發芽隔句對挂甲光啓關門大吉鼓韛貴功昏滞結驩浄光鏡頭金人緘口禁瘮寄趣開啟考掠口惠而實不至洛浦落索茂德沒脊骨迷失摹楷牛油攀愁披發左衽遷職擎蓋绮燕羣疑日麗風清嬗變戍邏蒜韲素劄探揣潭潭陶育天籁田舍郎銅竹律頹弛屠滅威刑文房四寶洿穢吳市相面先生小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