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解箨的意思、解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解箨的解釋

謂竹筍脫殼。 南朝 宋 鮑照 《詠采桑》:“早蒲時結陰,晚篁初解籜。” 宋 邵雍 《高竹》詩之八:“抽萌如止戈,解籜如脫甲。” 趙光榮 《裡湖紀遊》詩:“新筍正解籜,簌簌時聞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解箨(jiě tu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竹筍在生長過程中脫去外層筍殼的過程。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釋義及用法: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為“分解”“脫去”,引申為“脫落”“脫離”。

    來源:《說文解字》:“解,判也。從刀判牛角。”

  2. 箨(tuò)

    特指竹筍外層包裹的筍殼,即竹類植物幼芽的鱗片狀保護結構。

    來源:《說文解字》:“箨,竹皮也。”


二、詞義詳解

解箨為動賓結構,描述竹筍自然生長時筍殼逐層脫落的現象,象征新生事物突破束縛、茁壯成長。

權威釋義參考: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竹筍脫去筍殼。”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筍殼脫落。多比喻事物沖破束縛而發展。”


三、文學與文化意蘊

該詞常見于古典詩文,通過竹筍“解箨”隱喻生命力的勃發或人才的脫穎而出。

例證:

蘇轼《和文與可洋川園池·筼筜谷》:

“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

(“箨龍”即竹筍,“解箨”暗含生長之勢)


四、科學視角

從植物學看,“解箨”是竹類生長的必經階段:


五、延伸用法

現代漢語中,“解箨”可引申為:

  1. 突破困境:如“企業解箨重生,創新轉型”;
  2. 人才顯露:如“青年才俊如新筍解箨,嶄露頭角”。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3. 蘇轼.《蘇轼詩集》. 中華書局, 1982.
  4. 易同培 等.《中國竹類圖志》. 科學出版社, 2008.

“解箨”既是對自然現象的精準描述,亦承載深厚的文化隱喻,其釋義與用例均紮根于漢語權威典籍及科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解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1.字詞構成

2.詞義解析

“解箨”字面意為竹筍脫去外殼,常用于描述竹筍自然生長的過程。例如古詩文中可能用“新筍解箨”形容春筍破殼而出的景象。

3.應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境,具有形象化的表達效果,可引申為事物突破束縛、煥發新生。


參考資料:(低權威性)與(高權威性)均指向“箨”為筍殼的釋義,綜合後得出以上結論。

别人正在浏覽...

半複賽闆樁保稅區标準大氣壓壁毯沖陽抽揚跐豸等外品得一掉歪東彙兜舁廢民風制佛法僧垢膩果人龢聲環比虎步互利隽異伉俠空杳廊廟才老例良丁麥布密筱南邁泥汙盤馔鉛直齊栗清采青紅逑取容民畜衆喪紀壽詞受福手戰說智叔丈人酸杖譚延桃腮粉臉恬酒田祿銅馬法晩帆衛生廳溫玉卧遊五裁晤聚五印字罅隙斜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