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慮斟酌。 唐 白居易 《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策》:“臣伏以聖策首章曰:‘思賢能以濟其理,求讜直以聞其過。’又曰:‘上獲其益,下輸其情。’……此誠陛下思酌下言,欲聞上失,勤勤懇懇,慮臣輩有所隱情者也。”
"思酌"是由"思"與"酌"組合而成的複合動詞,在漢語詞彙體系中屬于較為典雅的書面用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框架分析,"思"指思考、考慮(商務印書館,2016),"酌"本義為斟酒,引申為權衡、考量(《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二者組合後,"思酌"的核心語義可界定為:對事物進行反複推敲與審慎權衡的思維過程。
從構詞法來看,該詞屬于同義複合構詞,通過兩個近義語素的疊加強化了"慎重考慮"的語義特征。據《漢語複合詞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的構詞分析,此類複合詞常見于明清白話文獻,如《紅樓夢》第四十回"須得思酌停當"的用例,體現其曆史淵源。
在語義層級上,《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1)将此類詞語歸入"評議類動詞",強調主體對事物價值或可行性的評估過程。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正式文書或學術論述,如政策制定時的"多方思酌"(《行政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2),法律文書中的"審慎思酌"等規範表述。
“思酌”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ī zhuó,其核心含義為思考并斟酌,強調在決策或處理問題時的慎重态度。以下是詳細解析:
“思酌”不僅體現理性分析,還包含對情感、倫理等抽象因素的考量,常用于強調決策過程的嚴謹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古典用例或具體語境,可參考、5中的文獻引述。
哀牢版權暴吏辨晰博古不戴持誦充耳蟲流寵恣刺配竄伏道器疊代地面沉降斷香二四方賓菲德根魁公史官征古人黃屋非心講貢絸纜潔己從公隽異離方遁員六鹢茅廁民官泯卻南嶽壽挪窩兒泮水圮地否泰千裡莼羹忍恥含羞日符濡濕三春晖哨聚神泉市道時複間手書疏舉貪酷踢團圞唾手可取圍遶悟境吳酸無顔夏宮下馬看花小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