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史的意思、公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史的解釋

諸侯掌典禮之官。《儀禮·既夕禮》:“公史自西方東面,命毋哭。” 鄭玄 注:“公史,君之典禮書者。” 賈公彥 疏:“案《周禮》大史小史皆掌禮,則諸侯史亦掌典禮可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公史”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公史指古代諸侯國中掌管典禮的官員。其中,“公”指公正、公共性質,“史”在此語境中特指記錄典禮的官吏。這一職位主要負責禮儀事務,如《儀禮·既夕禮》中記載:“公史自西方東面,命毋哭。”鄭玄注:“公史,君之典禮書者。”。

二、來源考證

  1. 曆史文獻依據:
    該詞最早見于《儀禮》,并得到漢代學者鄭玄的注解支持。賈公彥在疏中進一步說明,周代的大史、小史均掌禮,諸侯國的“史”官職能與之類似。
  2. 詞義演變:
    部分現代詞典(如、2)引申為“公正的曆史記錄”,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佐證,更常見的仍是其原始官職含義。

三、現代用法

在學術讨論中,偶爾會借用“公史”強調曆史的客觀性,例如社科研究或文化傳承領域,但需注意語境以避免混淆。

四、例句參考

“公史”本義為古代典禮官,現代引申義較少見且需謹慎使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儀禮》及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史》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公史》一詞指的是公開記錄曆史事件的文件或者書籍。它可以是對某個國家、地區或者個人的曆史片段或全面記錄。公史記錄了重要事件、人物、發展和演變,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曆史資料。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史》這個詞的拆分結果是:“公”是由“八”和“文”組成,“史”是由“口”和“一”組成。

“公”部首為“八”,筆畫數為二;“史”部首為“口”,筆畫數為五。

來源

《公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封禅書記》。它在中國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傳承和記錄曆史的重要工具。

繁體

《公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公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一些差異。在古代,寫作《公史》的漢字可能更加簡化或不同于現代寫法,然而具體古代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才能得出确切的結論。

例句

1. 這本《公史》記錄了我們國家的驕傲曆史。

2. 曆史學家通過研究《公史》來了解過去的文明。

組詞

1. 公告 2. 史學 3. 公開 4. 史冊

近義詞

1. 曆史

2. 記載

反義詞

1. 虛構

2. 假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