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賴;放肆。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五:“一言賴語,都是二四!”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四折:“隻怕他放二四,又做出那濯足踞胡床。”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二四的司公能主張,則他三個人狠心腸。”
“二四”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出現在宋元時期的文學作品中,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該詞,僅部分方言可能保留類似表達。需注意區分現代語境中的數字組合(如“一二四中學”)與古義無關。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西廂記諸宮調》《元曲選》等古籍原文。
《二四》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表示數字「24」。
《二四》這個詞的部首是「二」,總共有2個筆畫。
《二四》的來源非常簡單,它就是由數字「2」和「4」組成。在繁體中,「二」和「四」的寫法與簡體沒有區别。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二」通常寫作「貳」,它的形狀更像是兩條折線,表示數字「2」的含義。而「四」則寫作「肆」,形狀更加方正。
1. 我們明天晚上八點見面,别忘了!
2. 這本書分為二十四章,每章都非常精彩。
二三(23)、二五(25)、二六(26)
兩(liǎng)、二十四
一、三、五、…、二十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