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否泰的意思、否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否泰的解釋

[rise and fall;good and bad] 指世道盛衰,人世通塞或運氣好壞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詳細解釋

《易》的兩個卦名。天地交,萬物通謂之“泰”;不交閉塞謂之“否”。後常以指世事的盛衰,命運的順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晉 潘嶽 《西征賦》:“豈地勢之安危,信人事之否泰。” 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夫國有否泰,世有污隆,作者形言,本無定準。” 元 範康 《新水令·樂道》套曲:“曉屯蒙否泰交,知消長盈虛意。”《新華日報》1943.2.8:“在這民族運命否泰交替的春天,為着自由、平等、幸福的更好的将來,我們應該早自為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否泰”是源自《周易》的詞語,由“否”(pǐ)和“泰”兩個卦名組成,用于描述事物的盛衰變化或命運的順逆交替。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卦象來源

    • 泰卦:象征天地交合、萬物通達,代表順境與好運。
    • 否卦:象征天地閉塞、萬物不通,代表逆境與困頓。
      兩者對立統一,體現事物發展的周期性規律。
  2. 引申意義
    後泛指世道興衰、人生際遇的起伏,如“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二、讀音與用法


三、文化内涵

在傳統文化中,“否泰”強調物極必反的哲學觀,如《易經》所言“無往不複”,暗示逆境中孕育轉機。這一概念也常見于古典文學,如晉代潘嶽的《西征賦》中用以反思曆史興衰。

如需進一步了解卦象細節,可參考《周易》原文或權威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否泰》是什麼意思

《否泰》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否定和肯定。它常用來表示對事物的否定,同時也表示對相反的情況或看法的肯定。

拆分部首和筆畫

《否泰》的拆分部首是口和水。其中,“口”表示說話的嘴巴,是“否”的部首,它有三筆,“水”是“泰”的部首,它有四筆。

來源

《否泰》的典故來源于古代《易經》中的卦象。“否”和“泰”是《易經》中的兩個卦象,分别代表着陰和陽。在《易經》中,陽被視為肯定、積極和吉祥的象征,而陰則表示否定、消極和不吉的象征。

繁體

《否泰》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 “否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否泰》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的寫法是“否太”,其中的“太”是“泰”的古字形。

例句

這個新政策既考慮到了環境保護,又有利于經濟發展,真可謂是“否泰”之舉。

組詞

否認、否定、否決、否認、否認、泰然、泰山、泰然自若

近義詞

是非、肯定、贊同

反義詞

是非、否定、不贊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