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泮水的意思、泮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泮水的解釋

古代學宮前的水池,形狀如半月。《詩·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毛 傳:“泮水,泮宮之水也。” 鄭玄 箋:“泮之言半也。半水者,蓋東西門以南通水,北無也。”後多以指代學宮。 宋 蘇轼 《答臨江軍知軍啟》:“泮水政成,繆膺桑梓之敬;海邦畫諾,又觀枳棘之栖。” 王闿運 《湘潭縣學附生王君之碑》:“執經庠序,思樂泮水。”一說, 泮水 為 魯 境内的河流名,“泮宮”為建造在 泮水 邊的 魯侯 之宮,非學宮。參見“ 泮宮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泮水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本義與字源

    “泮”字本義指“半水”,即水的一半。古代學宮(又稱“泮宮”)前多有半月形水池,故稱“泮水”。其字形從“水”從“半”,直觀體現了半水之形。《漢語大詞典》釋其本義為“古代學宮前的水池,形如半月”。

  2. 禮制建築象征

    在西周禮制中,“泮水”特指諸侯設立的學宮(泮宮)前的半月形水池,是諸侯級教育的标志。《禮記·王制》載:“諸侯曰泮宮”,其水池規模僅為天子學宮(辟雍)圓形水池的一半,象征等級秩序。

  3. 《詩經》典故與引申義

    “泮水”因《詩經·魯頌·泮水》一詩而廣為人知。該詩贊美魯僖公重視教化,詩中“思樂泮水”既實指魯國泮宮之水,亦引申為教化昌明、人才荟萃的象征。後世遂以“泮水”代指學宮或地方教育機構,如“入泮”即指童生考取秀才後入學。

  4. 地理名稱與泛指

    部分地方河流或池沼以“泮水”為名(如山東曲阜泮水),或因鄰近古學宮遺迹得名。廣義上亦可泛指半月形的水體或學宮旁的流水。

“泮水”核心含義指古代諸侯學宮前的半月形水池,是禮制與教育的象征;其文化意涵源于《詩經》,成為教化興盛的代名詞;後亦延伸為相關地名或水體泛稱。


注:以上解析綜合《漢語大詞典》《禮記》《詩經》等權威文獻釋義。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采用文獻名稱。如需查閱原文,可參考中華書局等出版的權威點校本或“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等可信古籍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泮水”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彙,主要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古代學宮前的半月形水池
    這是最常見的解釋。古代學宮(即“泮宮”)前的水池呈半月形,象征禮儀與教化。例如《詩經·魯頌·泮水》開篇“思樂泮水,薄采其芹”,描述學子在此采撷水芹,表達對教育的向往。鄭玄注解“泮之言半也”,認為其形制為半圓形,東西門通水而北面無水。

  2. 《詩經》篇名
    《泮水》是《詩經·魯頌》中的一篇,共八章,内容為歌頌魯僖公修繕泮宮、推行文教的功績。


二、文化象征與演變


三、争議與補充

部分文獻提出“泮水為魯國河流名”的說法,認為“泮宮”是建在泮水邊的魯侯宮殿,而非學宮。但這一解釋屬于少數觀點,傳統主流仍以“學宮水池”為核心含義。


四、現代應用

如今“泮水”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例如描述古代教育制度、引用《詩經》典故等,具有古典文化意蘊。

如果需要進一步考據,可參考《詩經》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杯珓秉钺愊實庇衞不揣冒昧材茂行潔慚驚側帽程老敕斷磁州窯大鳳檔子大趣钿合金钗端秀反鼻肥大風旋撫摸改流關牒廣張寒晖虹旍畫道胡貉火暖火躁豇豆蹐促靜德井晉盡節積帳钜子開飯開土看小寬斷困偪連系笭突罵架貓兒房麻查鳴笳仿偟跑灘匠普通人秋紅泉雨十二哲水菜廷争面折腿腕屠耆萬元五時副車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