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伺閑的意思、伺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伺閑的解釋

窺測時機。《孔叢子·論勢》:“今 秦 有兼吞天下之志,日夜伺閒。”《後漢書·陳王傳論》:“分權不為苟冒,伺閒不為狙詐。” 清 林則徐 《關閘地方礬石洋面疊将敵船擊退折》:“臣等先已慮及逆夷伺閒擣虛,恐必乘潮滋擾,以圖洩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伺閑”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圍繞着“等待時機”或“窺探空閑(機會)”展開,帶有觀察待并準備行動的意味。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解析、用法特征等方面進行詳細說明,并引用權威辭書作為依據:


一、詞典釋義與詞性

  1. 基本含義:

    • 伺:意為“觀察”“守候”“窺探”,強調暗中留意或等待。
    • 閑:此處指“間隙”“空閑時機”,而非“閑暇”。兩字組合後,“伺閑”指暗中觀察或等待可利用的時機或空檔,常含伺機而動的策略性意圖。
    • 權威釋義: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573頁:

      “伺閑,窺伺間隙;等待機會。”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2年。

  2. 詞性與語境:

    • 屬動詞性短語,多用于書面語或古漢語語境。
    • 隱含消極語義傾向:如“伺閑報複”“伺閑作亂”,暗示暗中謀劃不利行動(參考《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9年)。

二、字源與構詞解析

  1. 單字溯源:

    • 伺:

      《說文解字》:“伺,候望也。”本義為“暗中觀察”,如“窺伺”“伺機”。

    • 閑:

      《說文解字》:“閑,隙也。”本義為“門縫”,引申為“空隙”“時機”,如“乘閑而入”。

    • 構詞邏輯:

      動賓結構(“伺”+“閑”),強調“通過觀察捕捉時機”。

  2. 近義辨析:

    • “伺機”:更通用,指等待機會(中性詞)。

      例:伺機而動(《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289頁)。

    • “伺閑”:側重“利用對方疏忽的間隙”,隱含隱蔽性,現代漢語較少使用。

三、經典用例與語境分析

  1. 古籍用例:

    《後漢書·袁紹傳》:

    “(董卓)擁強兵,将有異志,伺閑隙以求逞。”

    釋義:董卓手握重兵,心懷不軌,等待可乘之機以實現野心。

  2. 語義延伸:

    • 策略性等待:如軍事、政治中“伺閑而發”。
    • 消極行動:如“伺閑報複”“伺閑為盜”(見《警世通言》)。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屬低頻詞彙,多用于: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2年。

    釋義核心來源,收錄詳實字詞考據。

  2.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中華書局,2013年。

    單字本義與字形演變依據。

  3.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

    商務印書館,1999年。

    解析文言語境中的用法特征。

  4.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年。

    對比近義詞“伺機”的現代用法。

(注:因古籍及專業辭書無公開電子版鍊接,來源僅标注出版信息以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伺閑”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ì xián,屬于古漢語用法,主要表示窺測時機 或等待機會,通常帶有暗中觀察、伺機而動的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用例


3.結構分析


4.使用場景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具體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孔叢子》《後漢書》等古籍,或結合權威詞典查詢。

别人正在浏覽...

八關班家女師徧舉别帥菜地敕勒赤象詞頭村媪鵰弧棣華公坐乖盾故山憨大旱柳和齊鴻溝華章靧浴尖風薦夢蛟魚積極修辭計日程功絶産軍政拘俗守常句追勒石靈眷龍辂漏迹録爵輪蹏緑耳梯蒙衣撚色農貿市場平列屏畏潛頓棄井青烏術慶霄羣玉山入口捎腳身熱師宜爽發梳理算沙抟空他腸題諱五猖會五鎮無子些消削習故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