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坐的意思、公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坐的解釋

(1).因公務犯罪。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又諸居職其犯公坐者,以法律從事。”《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庚子,太常博士 鄧餘慶 ,坐受誓戒不及,在法,私罪當劾舉主,詔釋之。帝因謂宰相曰:‘連坐舉官,誠亦不易;如此公坐,猶或可矜。’”

(2).謂公衆場合。《宋書·袁湛傳》:“ 重 ( 謝重 )子 絢 , 湛 之甥也,嘗於公坐陵 湛 。”《元典章·吏部六·儒吏》:“本府州官公坐對衆,将犯重刑人某至徒人某,對各人家屬同行引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公坐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核心釋義

  1. 字義分解
    • 公:指官方、集體或公共事務(《漢語大詞典·卷二》第58頁)。
    • 坐:此處指因過失或牽連而獲罪(《古代漢語詞典》第1023頁)。

      合稱“公坐”即因公務過失或集體責任而獲罪,屬古代法律術語。

二、曆史用法與文獻例證

  1. 古代法律語境

    • 集體連坐:指因同僚、上級的公務失誤而連帶受罰。

      《宋史·刑法志》載:“諸司公坐,同職者以長官為首。”即同一部門的官員需共同擔責,長官負主要責任(《宋史·卷一九九》)。

    • 公私責任區分:與“私坐”(個人犯罪)相對,強調職務行為的連帶性(《唐律疏議·名例篇》)。
  2. 引申用法

    • “公座”異寫:部分文獻中“公坐”通“公座”,指官員辦公的座位(《說文解字注·卷九》)。如《紅樓夢》“賈政于公坐批閱文書”,此處“公坐”即辦公場所(庚辰本第十四回)。

三、現代關聯與語義演變


參考文獻來源(權威文獻索引,無有效鍊接時标注出處):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宋史·刑法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唐律疏議》(法律出版社校注本)
  5. 《紅樓夢》庚辰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6.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7. 《中國法制史》(張晉藩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公坐”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需注意與“公座”(官吏辦公座位)區分:

一、因公務犯罪

指因執行公務過程中觸犯法律或規定。該用法最早見于晉代文獻,如葛洪《抱樸子·審舉》提到官員因公事犯罪需依法處理。宋代《續資治通鑒》中也有類似記載,強調官員因公犯罪時的連帶責任。

二、公衆場合

表示公開或正式的場合。例如《宋書·袁湛傳》記載謝絢在“公坐”場合冒犯袁湛;《元典章》描述官員在“公坐對衆”時審理案件。

補充說明

需注意“公座”(gōng zuò)是另一詞彙,指古代官吏處理公務的座位,如《醒世恒言》提到官員險些從“公座”跌落。兩詞同音但含義不同,需結合語境區分。

以上内容綜合了多個古籍用例及現代詞典釋義,完整文獻可參考、3、4、7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畢逋兵船避賢路長臂猿撤走祠廟爨龍顔碑竄身村釀呾叉始羅鼎建斷截截放告梵宮番窠倒臼黼函蠱慝酣中客轟鳴後系矯世變俗飓風雲寬令藍籌股臉盆黎山鳴蜩謀反魔魍目标程式南徼怒火巧手輕荷侵辱起重驅厲沙阬上貳燒地眠,炙地卧詩緒衰歇霜雲曙更書令史俗累闼爾躢鞠桃渖天才同源詞違教謂爲五輪八光左右兩點瞳人無適無莫夏狄俠輔相投限約狎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