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關的意思、八關的詳細解釋
八關的解釋
指八個關口。(1)指 漢 末為鎮壓 黃巾 起義特設的八關都尉所轄的八關。《後漢書·靈帝紀》:“﹝ 中平 元年﹞,置八關都尉官。” 李賢 注:“八關謂 函谷 、 廣城 、 伊闕 、 大谷 、 轘轅 、 旋門 、 小平津 、 孟津 也。”(2)指 明 末 騰越州 西南邊境内的八關。 明 萬曆 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 雲南 巡撫 陳用賓 築,名為 神護 、 萬仞 、 巨石 、 銅壁 、 鐵壁 、 虎踞 、 天馬 、 漢龍 。關址距當時邊界或數十裡或百餘裡不等。 清 季 中 英 勘定 滇 緬 邊界, 虎踞 、 天馬 、 漢龍 三關劃屬 緬甸 。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九》:“八關自其西北斜抵東南。西四關屬 蠻哈 守備,自西北而東南:一曰 神護 ,二曰 萬仞 ,三曰 巨石 ,四曰 銅壁 。東四關屬 隴把 守備,自西北而東南:一曰 鐵壁 ,二曰 虎踞 ,三曰 天馬 ,四曰 漢隴 。”
詞語分解
- 八的解釋 八 ā 數名,七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 筆畫數:; 部首:八; 筆順編號:
- 關的解釋 關 (關) ā 閉,合攏:關門。關閉。關張。關停并轉(僴 )。 拘禁:關押。關禁。 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關口。關隘。關卡(?)。關塞(刬 )。關津。嘉峪關。 征收進出口貨稅的機構:海關
網絡擴展解釋
“八關”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漢末八關(鎮壓黃巾起義)
東漢中平元年(184年),為鎮壓黃巾起義,朝廷設置八關都尉,管轄洛陽周邊的八個軍事要塞。具體包括:
- 函谷關(今河南新安)
- 廣城關(今河南伊川)
- 伊阙關(今洛陽龍門)
- 大谷關(今洛陽南)
- 轘轅關(今河南偃師)
- 旋門關(今河南荥陽)
- 小平津關(今河南孟津)
- 孟津關(今河南孟津)
這八關構成洛陽外圍的防禦體系,主要控制中原通往關中的要道。
二、明代滇西八關(西南邊防)
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雲南巡撫陳用賓在騰越州(今雲南騰沖)西南邊境修築八關,用于防禦緬甸入侵。具體名稱及現狀:
- 現存四關(今中國境内):
神護關、萬仞關、巨石關、銅壁關
- 劃歸緬甸四關(清光緒年間中英勘界後):
鐵壁關、虎踞關、天馬關、漢龍關
其他相關說明
- 穴位“八關”:指手部的“八邪穴”,屬中醫經外奇穴(見),與曆史軍事概念無關。
- 長城八大關:如提到的山海關等,屬于另一類地理概念,需注意區分。
以上内容綜合自高權威性曆史文獻記載,如需完整考證可查閱《後漢書》《徐霞客遊記》及明清邊防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八關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八關一詞起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八門關卡,是指八個難以逾越的關口或障礙。通常用來形容事情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挑戰。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八關的拆分部首是八字的部首"八",它是由兩個橫的筆畫組成,寫作"㇄、㇅"。
來源和繁體:
八關一詞源自中國古代文獻和文化,沒有繁體字形式,因為繁體字是在簡化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排列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八關的古代寫法可能會略有差異,但基本上是由左至右書寫,古人在書寫過程中使用毛筆按照一定的筆順寫出。
例句:
1. 我們在創業的道路上會遇到許多八關,但隻要堅持努力,就一定能夠克服。
2. 這項任務有八關需要通過,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克服困難。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八關卡、八關難過
近義詞:挑戰、難題、困難
反義詞:暢通、順利、輕松
希望這些簡潔的回答能幫到你!若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