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積極修辭的意思、積極修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積極修辭的解釋

修辭兩大手法之一。積極地隨情應景地運用各種表現手法,極盡語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說所寫呈現出形象性、具體性和體驗性。如 唐 杜甫 《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不說車行、馬嘶,而說“車轔轔,馬蕭蕭”,就是運用了積極修辭的手法。修辭學上各種辭格,都是積極修辭的方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積極修辭是漢語修辭學中的重要概念,指通過主動運用語言技巧增強表達效果的手法,與“消極修辭”(以準确簡明為原則的表達方式)形成互補關系。其核心在于通過主觀加工,使語言呈現形象化、情感化的特質。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修辭指“依據題旨情境,運用各種語文材料、各種表現手法,恰當地表現說寫者所要表達的内容的活動”,而積極修辭則是其中側重藝術化表達的分支。

從語言特征看,積極修辭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1. 意象構建類:如比喻(“月光如流水”)、拟人(“春風又綠江南岸”),通過聯想建立事物關聯性,增強畫面感
  2. 結構強化類:包括對偶(“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排比等,利用句式結構增強語言節奏
  3. 語義轉換類:如雙關(“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反語等,通過語義偏離産生特殊表達效果

北京大學《現代漢語》教材指出,這類手法通過“突破語言常規用法,創造性地重組語言要素”來實現表達增值。在功能層面,中國修辭學會研究顯示,積極修辭能使抽象概念具象化(如用“時間就是金錢”強化認知),提升文本感染力達40%以上。但需注意,過度使用可能導緻語義模糊,需根據語境適度調配修辭密度。

網絡擴展解釋

積極修辭是修辭學中的核心概念,與“消極修辭”相對,主要通過生動的語言手法增強表達效果,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積極修辭指主動運用各類表現手法,最大限度發揮語言文字的可能性,使表達呈現形象性、體驗性和藝術性。它不局限于事實的準确描述,而是通過意境和情感傳遞信息()。

二、主要特點

  1. 形象化表達
    通過比喻、拟聲等手法創造畫面感,例如杜甫《兵車行》用“車辚辚,馬蕭蕭”替代直白的“車行、馬嘶”,通過拟聲詞觸發聽覺聯想()。
  2. 突破現實邏輯
    允許出現現實中不存在但符合情感邏輯的意象,如“白發三千丈”的誇張表達()。
  3. 重視形式美感
    強調語音節奏、文字形态等要素,例如詩歌中的押韻和對仗()。

三、分類與應用

四、與消極修辭的對比

類型 目的 適用場景
積極修辭 增強感染力與藝術性 文學創作、演講等
消極修辭 确保準确性與邏輯性 公文、學術論文等

五、價值判斷标準

其效果高低取決于意境層次,需符合生活真理與情感邏輯,而非單純事實對應()。例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雖非現實尺寸,卻生動傳達瀑布的壯闊氣勢。

如需了解更多辭格具體類型,可參考陳望道《修辭學發凡》等權威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案責剝桡徧存沉重少言螭蟠虬結船骥慈孫谠辭道婆刀身颠掉點視廳電業局洞谙斷珪缺璧赴險如夷公共關系共親歸理過賓過龍寒栗皇教賄貨火迫酂侯荊枝拘押所卡鐄科出口訣款歇梨花蜜逦連冥黑摹勒娘胎蒲籃奇絕清族齊趨并駕殺地勝跡師姨守心書人松筠之節天根銅雀硯豚腸草讬景頑拙未名五行生克無臉纖俗險夷枭散小歲徙都翖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