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契的意思、書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契的解釋

(1) [characters]∶指文字

始畫八卦,造書契。——《書序》

(2) [evidence]∶指契約等書面憑證

掌稽市之書契。——《地官》

詳細解釋

(1).指文字。《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書序》:“古者 伏羲氏 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陸德明 釋文:“書者,文字。契者,刻木而書其側。”《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三年》:“ 珪 曰:‘書籍凡有幾何,如何可集?’對曰:‘自書契以來,世有滋益,以至于今,不可勝計。苟人主所好,何憂不集。’” 清 龔自珍 《西域置行省議》:“東南臨海,西北不臨海,書契所能言,無有言西北海狀者。” 朱自清 《經典常談·<說文解字>》:“‘契’有‘刀刻’的義;古代用刀筆刻字,文字有‘書契’的名稱。”

(2).契約之類的文書憑證。《周禮·天官·小宰》:“六曰聽取予以書契。” 孫诒讓 正義:“凡以文書為要約,或書於符券,或載於簿書,并謂之書契。”《周禮·地官·質人》:“掌稽市之書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書契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曆史積澱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詞源、功能、曆史演變三個層面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定義

"書契"由"書"與"契"二字構成。"書"指文字記錄,《說文解字》釋為"著于竹帛謂之書";"契"本義為刻劃,《釋名》載"契,刻也,刻識其數也"。二者合稱最早見于《周易·系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特指早期以刀筆刻寫的文字憑證。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書契指"古代文字和契約等文書憑證"(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二、社會功能特征

作為中國古代契約制度的載體,書契承擔着三重社會功能:

  1. 經濟憑證:周代《周禮·天官》記載"聽取予以書契",鄭玄注"書契,謂出予受入之凡要",說明其作為財物交割憑證的功能。
  2. 行政文書:《後漢書·祭祀志》載漢光武帝"封禅刻石書契",體現其公文屬性。
  3. 法律效力:敦煌出土的唐代契約文書顯示,書契需經保人籤署并加蓋官印方能生效(來源:《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迹釋錄》文物出版社1990年)。

三、形态演變軌迹

  1. 甲骨金石階段:商周時期以甲骨、青銅器為載體,多用于王室占卜和冊命文書。
  2. 簡牍缣帛階段:秦漢時期竹木簡牍成為主要載體,《居延漢簡》中保存大量戍邊物資契約。
  3. 紙質文書階段:魏晉後隨着造紙術普及,書契形制趨于規範,出現"合同契"騎縫文書形式。
  4. 印刷契約階段:宋元時期出現雕版印刷的标準契約格式(來源:《中國曆代契約粹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網絡擴展解釋

“書契”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指文字
    根據《易經·繫辭下》和《書序》記載,上古時期以結繩記事,後世聖人發明了“書契”替代結繩,成為早期的文字形式。例如:“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書序》)

  2. 指契約或書面憑證
    古代用于記錄交易、協議等事項的文書,常見于市場管理或法律場景。如《周禮·地官》提到“掌稽市之書契”,即管理市場契約的職責。


二、延伸解析


三、相關文獻與用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堵樂業案掾闇拙跋踄敗覆包米不帶頭巾男子漢不如歸懲改初等純淨物大幫達命抵敵對着幹蛾封飛蛾撲火費心勞力飛舟豐牆硗下膏镬橫戈躍馬紅綠帖恢闳禍源佳辰見馬克思節降進退消息襟韻久懷僦屋鞠恧開革亢毅匮紙纍囚樂醄醄憐察蓮花府了結籠鈎買馬招軍耄耋蒙密密箐命期内涵意義蹑級如堕煙霧瑞玉燒鑪台制談空説幻談笑風生特邀童言無忌廂白旗閑止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