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蛾撲火的意思、飛蛾撲火的詳細解釋
飛蛾撲火的解釋
見“ 飛蛾投火 ”。
詞語分解
- 飛蛾的解釋 蛾子。有趨光的習性。 晉 崔豹 《古今注·蟲魚》:“飛蛾善拂燈,一名火花,一名慕光。” 晉 張協 《雜詩》之一:“蜻蛚吟階下,飛蛾拂明燭。” 唐 杜甫 《寫懷》詩之二:“君看燈燭張,轉使飛蛾密。
- 火的解釋 火 ǒ 燃燒,物質燃燒時所發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燭。火源。火焰。煙火。火中取栗(喻為别人冒險出力,而自己吃虧上當,毫無所獲)。 緊急:火速。十萬火急。 指槍炮 * 等:火藥。火炮。 發怒,怒氣:火暴。火
網絡擴展解釋
“飛蛾撲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和延伸解讀如下:
一、基本釋義
比喻人或物因盲目追求而自取滅亡,含貶義。該成語通過飛蛾被火光吸引、最終焚身的自然現象,警示不自量力或執迷不悟的行為。
二、出處與典故
-
文獻來源
最早見于南朝《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後元代楊顯之《潇湘雨》中也有引用。
-
曆史故事
據傳南宋末年,鳳鳴城守将雲歌為抵禦蒙古軍隊,明知不敵仍率軍死戰,最終犧牲。這一悲壯事迹被後人以“飛蛾撲火”形容,既含惋惜也含敬意。
三、用法與示例
- 語法結構:動賓式,作謂語、狀語或定語。
- 例句:
“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讨死吃的。”(元·楊顯之《潇湘雨》)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飛蛾赴火、自取滅亡、螳臂當車
- 反義詞:量力而行、明哲保身
五、科學視角
現代科學解釋為飛蛾的“趨光性”行為。古人雖未明原理,但通過觀察将其抽象為警示寓言,體現了對自然現象的深刻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文學應用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梁書》原文或相關詩詞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飛蛾撲火,這個詞的意思是形容某人或某物出于盲目的追求而不顧危險或後果。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飛:部首飛,8畫
- 蛾:部首蟲,虍,12畫
- 撲:部首手,扌,7畫
- 火:部首火,火,4畫
來源:
“飛蛾撲火”這個成語出自古代希臘神話中伊阿宋的故事。據說有一種奇特的昆蟲叫做“飛蛾”,它們對燈火非常着迷,總是無法抗拒地飛向燈光,結果導緻自己被燒傷或死亡。這個成語就是通過這個寓言故事來形容人類因為執着而忽略了危險和後果。
繁體:
在繁體中,“飛蛾撲火”這個詞的寫法是“飛蛾撲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飛蛾撲火”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例句:
他對這個項目非常執着,完全是飛蛾撲火。
組詞:
- 飛翔
- 蛾眉
- 撲翼
- 火焰
近義詞:
- 貪婪
- 追求
- 冒險
反義詞:
- 謹慎
- 安全
- 可靠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