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禍源的意思、禍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禍源的解釋

災禍的根源。《新唐書·濮王泰傳》:“聖人尊嫡卑庶,謂之儲君,故用物不會,與王共之,庶子不得為比,所以塞嫌萌,杜禍源。” 宋 王君玉 《國老談苑》卷一:“ 唐 室禍源,在諸侯難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禍源”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huò yuán,其核心含義是災禍的根源。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禍源”指引發災禍的根本原因或源頭,常用于描述導緻負面結果的初始因素。例如:

2.曆史出處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已有使用:

3.用法與示例

4.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新唐書》或宋代筆記《國老談苑》()。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和來源

《禍源》這個詞指的是導緻禍患産生的根源或原因。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禍”是舊時指災禍、不幸的意思,而“源”則表示根源、起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禍源》的拆分部首是示部和水部。其中,“示”是指示、展示的意思,而“水”則表示水的意思。

《禍源》的筆畫數為14畫。其中,“禍”由9畫組成(示部4畫,示在上方;禾部5畫,禾在下方),而“源”由5畫組成(水部4畫,水在中間;原部1畫,原在右邊)。

繁體字

《禍源》的繁體字寫作「禍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禍”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部分古籍中記載的寫法與現代寫法類似。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将“禍”字寫作「禍」,這與現代繁體字相同。而“源”字在古代寫法中變動較小,基本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這場暴亂的禍源可以追溯到政府的腐敗和社會不公。

2. 種族歧視是社會不和諧的禍源。

3. 心态不好是導緻他失敗的禍源。

組詞

1. 禍根:指導緻禍患發生的根本原因。

2. 禍事:指發生事故、災禍的事件。

3. 禍害:指給人們帶來不幸的災禍或者惡劣的影響。

近義詞

1. 禍患:與禍源相近,指發生災禍或不幸的事情。

2. 災難:指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財産損失的突發事件。

3. 不幸:與禍源類似,指遭遇壞事或遭受不幸的狀态。

反義詞

1. 福源:與禍源相對,指帶來福氣、幸福的根源或原因。

2. 好事:與禍事相對,指帶來好運或帶來積極影響的事件。

3. 幸運:與不幸相對,指遭遇好事或享有好運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