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進退消息的意思、進退消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進退消息的解釋

增減;變化。 清 魏源 《<聖武記>叙》:“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風俗進退消息之本末。”亦作“ 進退消長 ”。 清 魏源 《<武進莊少宗伯遺書>序》:“君在 乾隆 末,與大學士 和珅 同朝,鬱鬱不合,故與《詩》《易》君子小人進退消長之際,往往發憤慷慨,流連太息,讀其書可以悲其志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進退消息"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哲學的複合詞,其核心内涵融合了自然規律與處世智慧。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結合經典文獻進行詳細闡釋:


一、詞義解析

  1. 字面本義

    "進退"指行動上的前進與後退,"消息"源于《周易》"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指事物的消亡與生長("消"為消退,"息"為滋生)。合指順應自然規律的動态平衡,如《莊子·秋水》"消息盈虛,終則有始"。

  2. 哲學引申

    在道家思想中體現為順應天道、知止知變的處世觀。《淮南子·俶真訓》提出"與化消息",強調人應隨自然變化調整行為(來源:中華書局《淮南子校釋》)。

  3. 現代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指事物的盛衰變化或人的進退舉止",如清代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載"觀其進退消息,皆可征信"(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


二、文化淵源


三、權威參考

  1. 古籍文獻

    • 《莊子·知北遊》:"陰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 诠釋自然消息之道。
    • 王弼《周易注》:"豐之為義,闡弘微細,通夫隱滞者也。"
  2. 現代研究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指出:"漢魏之際'消息'概念由曆法術語轉化為哲學範疇,成為玄學'體用'觀前導。"(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湯用彤全集》)


四、應用示例


此釋義綜合文字學本義、哲學流變及經典例證,契合漢語詞典的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進退消息”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ìn tuì xiāo xī,其核心含義是“增減;變化”,常用來描述事物在動态中的調整或演變。

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事物在數量、狀态或趨勢上的增加與減少,或泛指變化過程。例如,清代魏源在《聖武記》中提到“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風俗進退消息之本末”,即用此成語概括社會力量的消長與人事變遷。

  2. 出處與用法
    該成語最早出自清代魏源的著作,多用于書面語境,作賓語或定語,強調動态調整或複雜變化。例如:“政策需隨形勢進退消息,方能適應發展需求。”。

  3. 近義詞與關聯詞

    • 進退消長:意義相近,均指增減變化(見、11)。
    • 與時俱進:強調適應變化,但側重時間維度,與“進退消息”的增減含義略有不同。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聖武記》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敬闇莫抱魄誖乖背拉草裡金嫦娥唱號槌杵醇釀寸土尺金鼎彜敵拟抵頭蹲鋒繁體費錢福岡富民侯梗礙貢士管頭豪直哼哼鴻運花苑減少谏章驕扇潔持借意濟濟軍産均輸阆丘廉潔奉公六街三陌六米柳青馬援目窕心與瓢囊勸架柔牷瑞英簾散髻尚子瘦弱霜歌殳仗私心雜念探符天骥亭景偷居豚尾銷偃戲出兒鞋底闆希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