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纍囚的意思、纍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纍囚的解釋

被拘囚的人。《左傳·成公三年》:“兩釋纍囚,以成其好。”《新唐書·虞世南傳》:“又 山 東淫雨, 江 淮 大水,恐有冤獄枉繫,宜省録纍囚,庶幾或當天意。” 宋 司馬光 《慶曆七年祀南郊禮畢賀赦》詩:“雷鼓千通破大幽,天開獄鑰縱纍囚。”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其次不以纍囚釁器,使服力役,於是有廝養隸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纍囚”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古語詞,其核心含義指被拘系或俘虜的囚犯。該詞由“纍”(léi)和“囚”二字構成:

  1. 字形解析:“纍”為繩索纏繞之象,本義指捆綁、拘系;“囚”則象征人在牢獄中受困,二者組合強化了被羁押的狀态。
  2. 詞義界定:特指戰争中遭俘獲的敵方人員,或指因罪被囚禁的犯人,如《左傳·成公三年》載“兩釋纍囚以成其好”,描述釋放俘虜以達成和解的史實。
  3. 現代使用:當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例如描述古代牢獄場景時,可寫作“纍囚滿獄,哀聲不絕”。

近義詞包括“系囚”“羁囚”,反義詞則為“釋囚”“赦囚”。該詞體現了古代司法與戰争文化中對人身自由的限制形态。

網絡擴展解釋

“纍囚”是漢語古語詞彙,讀音為léi qiú(注音符號:ㄌㄟˊ ㄑㄧㄡˊ),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核心釋義

指被拘囚的人。其中“纍”通“縲”(léi),本義為繩索,引申為捆綁、拘系之意。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強調因罪被羁押的囚犯狀态。


詞源與用法

  1. 通假關系
    “纍”是“縲”的通假字,“縲”原指黑色繩索,後指拘系犯人的刑具(如《論語·公冶長》“雖在缧绁之中”)。因此“纍囚”即被繩索束縛的囚犯,代指獄中受押者。

  2. 文獻用例

    • 《左傳·成公三年》:“兩釋纍囚,以成其好。”(兩國釋放被拘押的囚犯以達成友好關系)
    • 章炳麟《訄書》:“其次不以纍囚釁器,使服力役。”(不将囚犯用于祭祀,而是令其服勞役)
    • 魯迅《摩羅詩力說》提及“累囚之苦”,延續了古義用法。
  3. 近現代延伸
    在明清及近代文學中,常與“釋累囚”“清岸獄”等表述關聯,反映司法寬赦或政治舉措,如陳子龍詩“乃清岸獄,乃釋累囚”。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左傳》《新唐書》等原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角半身苞苴竿牍不足道才方才思蒼郁暢懷秤停沖會大鴈豆醬法窟肥煤腹背之毛敷納乖礙管窺之見鶴鳴九臯何事花腳貓護練枷楔急人之難酒逋九牛拉不轉舊屯客寄可慮闊然诔辭列功覆過靈席理議羅貫中鹿蜀面會滅不過辇閣瓯脫地排貨平動千溢樵牧起撥鵲起三注世羅事數衰惡水澱水渰藍橋說不得遂迷不寤螳蜋之衛屯蹷否塞土坯崄澁獢勇淅另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