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諸侯或藩國朝聘時所執的玉制信物。《儀禮·觐禮》:“乘墨車,載龍旂弧韣,乃朝以瑞玉有繅。” 鄭玄 注:“瑞玉,謂公桓圭、侯信圭、伯躬圭、子穀璧、男蒲璧。” 宋 蘇轼 《坤成節功德疏文》:“上帝儲休,遺寶龜而降聖;羣方仰德,執瑞玉以來賓。”
(2).美玉。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将軍長孫儉神道碑》:“直似貞筠,溫如瑞玉。” 倪璠 注引《詩·秦風·小戎》:“溫其如玉。”
瑞玉是中國古代禮制中的重要器物,特指具有祥瑞象征的玉制禮器。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瑞”為吉祥征兆,“玉”指溫潤有光澤的美石,二者組合後專指用于禮儀活動中承載祈福、祭祀功能的玉器。
從形制與用途分析,瑞玉在先秦文獻中有明确分類。《周禮·春官》記載,瑞玉包含“六器”,即璧、琮、圭、璋、琥、璜六類,分别對應祭祀天地四方的禮儀功能。其中玉璧呈環形,象征天圓,用于祭天;玉琮為内圓外方,代表地方,用于祭地。這類器物不僅是權力象征,更蘊含“以玉比德”的哲學思想,《禮記·聘義》中孔子以玉喻君子十一德,奠定了瑞玉的文化内涵。
考古發現印證了瑞玉的等級制度。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商代玉圭,表面刻有祭祀銘文;陝西秦公一號大墓發現的戰國玉璋,其尺寸與紋飾符合《考工記》所載諸侯用玉規格,這些實物佐證了瑞玉在古代禮制中的實際運用。
在文化傳承方面,瑞玉意象衍生出多重寓意。漢代《白虎通義》将玉璧解釋為“陰陽合和”的象征,唐代之後更演變為“玉必有工,工必有意”的吉祥紋樣傳統,如玉璧上的谷紋祈求五谷豐登,螭龍紋象征皇權威嚴。這一發展脈絡使瑞玉從祭祀重器轉化為承載中華禮儀精神的文化符號。
“瑞玉”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詳細解析:
古代信物功能
指周代諸侯朝見天子或諸侯間往來時使用的玉制禮器,不同身份對應的瑞玉形制有别:
玉石本身的珍貴屬性
作為名詞時,“瑞玉”直接指代優質美玉,常形容玉石的溫潤、通透特質。例如北周庾信以“溫如瑞玉”贊美人物品性。
文化象征意義
擴展應用:該詞現也用于人名,寄托“吉祥高貴”的期許,如提及姓名學中“瑞玉”寓意才華與尊貴。
按鍵阿奴敖民百川朝海壩子滮澗才志産莳谶詞德庸的子獨懷放凍費引逢萊俸薪阜財謠撫定拂曙浮淫改曲易調槁杌觀瞧鬼瞰高明虹采惶畏回黃轉綠湖色角奔介眉介恃盡勾緝私季鷹魚隽美郎潛寥寥力能亂臣逆子冒貨明麗幕官鋪倉寝幄稽首裙衫審曲面勢谥碑事事物物收稅水鶴暑雨祁寒肆應桃花水桃茢秃驢僞缪五桂無赀西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