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navy]∶水軍
可克日于玄武湖大閱水師,并巡 江右,講武校獵。——《宋書·武帝紀》
(2) [boatman]∶船工;漁夫
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宋· 蘇轼《石鐘山記》
(1).古代以水為名的官長。《左傳·昭公十七年》:“ 共工氏 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
(2). 周 朝官名。《國語·周語中》:“火師監燎,水師監濯。” 韋昭 注:“水師掌水,監滌濯之事也。”
(3).指水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誇飾》:“孌彼 洛神 ,既非罔兩;惟此水師,亦非魑魅。”
(4).水軍。 明 陳子龍 《募練水師疏》:“題為臣鄉募練水師,共資守禦,以示鼓舞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天津水師》:“ 憲皇帝 念 津門 附近京畿,海防綦重,因設 滿洲 水師都統一員,副都統二員……然 滿 兵雖雄健,不利水師。” 淩力 《星星草》第二六章四:“ 巴裡爾 水師官指揮着六艘 法國 炮艦魚貫地馳進 南運河 。”
(5).船夫;漁夫。 漢 王符 《潛夫論·贊學》:“水師泛軸,解維則溺。” 唐 柳宗元 《問答·晉問》:“巨舟軒昂,仡仡廻環,水師更呼,聲裂 商 顔。” 宋 蘇轼 《百步洪》詩之一:“水師絶叫鳧雁起,亂石一綫争磋磨。”
“水師”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文化語境中有多重含義,綜合各權威來源可歸納如下:
古代軍事組織
主要指水軍或海軍部隊,如《宋書·武帝紀》記載的玄武湖水師閱兵。清朝時期閩安鎮水師協駐軍戍守台灣的案例(),印證了其作為軍事單位的職能。
古代官職體系
民間特殊職業
在湖南、江西、廣西等地特指運用符咒和清水進行接骨的民間醫生,明清時期被列為七十二行前列()
其他引申含義
該詞核心含義隨朝代更疊産生語義遷移:先秦側重官職,唐宋後多指水軍,明清衍生出民間醫療職業的特殊用法。建議查閱《中國曆代職官辭典》或《軍事史綱》獲取更系統解析。
水師是指以水面艦船為主力的軍事力量。水師由海軍和江河内河艦隊組成。
水師的部首是氵(三點水),總計6個筆畫。
“水師”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軍事著作《六韬·賦水》中。在古代,由于水運在交通和戰争中的重要性,水師成為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
水師的繁體字為「水師」。
古代漢字中的「水師」可通過以下寫法表達:
1. 水: 水字下方畫三橫,如「冫」中間為「三」字方框,中下分别是「三」的下橫和右下的豎。整體形似「三點水」。
2. 師: 由左邊的「左石」和右邊的「市」組成。「左石」形似撇開的手掌,「市」則表示集市。
1. 這支水師在戰争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2. 水師的艦船正在展開訓練。
1. 水師長
2. 水師學院
3. 水師艦隊
4. 水師訓練
海軍、水軍
陸軍、空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