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用的意思、頓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用的解釋

謂使用後而不鋒利。頓,通“ 鈍 ”。 漢 王充 《論衡·福虛》:“今 宋 楚 相攻,兩軍未合, 華元 、 子反 結言而退,二軍之衆,并全而歸,兵矢之刃無頓用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頓”與“用”二字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高,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如佛學)中,其核心含義圍繞“立刻使用”、“突然施行”或“即刻生效的作用”展開。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溯源與核心釋義

  1. “頓”的本義與引申:

    • 本義: 以頭叩地(頓首),引申為“叩擊”、“放置”。《說文解字》:“頓,下首也。” 段玉裁注:“頓之言鈍也,謂若以首叩地然也。”
    • 關鍵引申義:
      • 頃刻、立刻: 如“頓時”、“頓悟”。強調時間上的短促、動作的突然性。
      • 停頓、止息: 如“停頓”。
      • 疲乏: 如“困頓”。
      • 量詞(次): 如“一天三頓飯”。
    • 在“頓用”中,“頓”主要取“頃刻、立刻”之意。
    • 來源:《說文解字注》,《漢語大字典》。
  2. “用”的本義與引申:

    • 本義: 施行、使用。《說文解字》:“用,可施行也。”
    • 引申義: 功用、作用、費用、需要等。
    • 在“頓用”中,“用”主要取“施行、使用”或“作用、功效”之意。
    • 來源:《說文解字》,《漢語大字典》。
  3. “頓用”的合成釋義: 結合“頓”的“立刻”義和“用”的“施行/作用”義,“頓用”可理解為:

    • 立刻施行或使用: 指不經過長時間準備或猶豫,馬上采取行動或應用某物。
    • 即刻生效的作用或功效: 指某種方法、藥物或力量産生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而非漸進的。
    • 來源:綜合《漢語大詞典》,《辭源》釋義分析。

二、義項分析與文獻例證

根據權威詞典釋義,“頓用”主要有以下兩個層面的含義:

  1. (動詞性)立即使用;馬上施行。

    • 釋義: 強調動作的即時性,指不加拖延地應用某種方法、工具或采取某種行動。
    • 例證(或類似語境):
      • 古醫籍中或有“頓服”(一次服下)的用法,強調服藥方式的即刻性,與“頻服”(分次服用)相對。“頓用”在類似語境下可指一次性或立即使用某藥方。
      • 在決策或行動語境中,指當機立斷,立刻執行某項措施。
    • 來源:《漢語大詞典》(釋義為“指一次服用”的語境),《古代漢語詞典》(對“頓”作“立即”解及“用”作“使用”解的支撐)。
  2. (名詞性)立時見效的作用或功效(尤見于佛學語境)。

    • 釋義: 指某種修行方法、智慧或力量所産生的效果是當下顯現、當下成就的,與需要長期漸次修習才能獲得的“漸用”相對。這是“頓用”在佛教哲學(特别是禅宗)中的一個重要含義。
    • 例證(佛學語境):
      • 在讨論修行法門時,“頓悟漸修”或“頓修”之說中蘊含“頓用”思想,指通過頓悟法門當下啟用佛性、顯現智慧的作用。
      • 佛經論疏中常對比“頓用”與“漸用”,闡明不同根器者成就的路徑差異。
    • 來源:《佛學大辭典》(相關詞條如“頓悟”、“頓漸”釋義),《漢語大詞典》(在佛學義項下的支撐)。

三、現代使用與總結

“頓用”在現代漢語日常交流中已非常罕見,屬于書面語或特定領域(如古典文獻研究、佛學研究、中醫古籍研究)的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頓用”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通“鈍”的用法(常見于古漢語)
    指物品(如兵器)因使用而變得不鋒利。例如《論衡·福虛》中提到“兵矢之刃無頓用者”,即兵器未因使用而變鈍。

    • 構成解析:“頓”通“鈍”,表示遲鈍、不鋒利;“用”指使用後的狀态。
  2. 現代成語解釋(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頓時使用或停止使用”,強調動作的突然性。

    • 示例:開發區治理時“用快刀斬亂麻的措施”,可理解為迅速采取行動。

二、使用場景與辨析


三、補充說明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更偏向“鈍用”含義,現代語境下需謹慎使用。如需引用古籍或專業文本,建議标注具體出處(如《論衡》)。

别人正在浏覽...

哀厚安穩半翅秉鈞博學審問層岩抄奪舂融怵栗殿春鬥脣合舌斷結發爵房車範先服道輔職高侶根基寒姿厚誠花鷹戶席将護叫驢積翠池據式踞牙懶鬼老喬民兩賢相厄聯婚離蔬釋屩流槎螺岡蘆笙弭患抹不開墨玉逆戰磐錯漰奔砯砯浦鷗情嗜起息攘亂任上舍得審覽設算梳纂嗣適孫敬閉戶太平天師艾通識文柏卧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