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使用後而不鋒利。頓,通“ 鈍 ”。 漢 王充 《論衡·福虛》:“今 宋 楚 相攻,兩軍未合, 華元 、 子反 結言而退,二軍之衆,并全而歸,兵矢之刃無頓用者。”
“頓用”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通“鈍”的用法(常見于古漢語)
指物品(如兵器)因使用而變得不鋒利。例如《論衡·福虛》中提到“兵矢之刃無頓用者”,即兵器未因使用而變鈍。
現代成語解釋(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頓時使用或停止使用”,強調動作的突然性。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更偏向“鈍用”含義,現代語境下需謹慎使用。如需引用古籍或專業文本,建議标注具體出處(如《論衡》)。
頓用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頁和飛,筆畫數為12畫。該詞源于古代漢字,也有繁體字形“頓用”。
在古時候,頓用的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古代文獻資料有限,具體的演變過程已不完全可考。
頓用的意思是倉促、匆忙或倏地、急切地使用,形容不按常規、順序或計劃進行的動作或使用某物。
他頓用起筆,在紙上寫下了幾個字。
為了趕時間,他隻顧頓用了一些吃的,而沒有注意營養搭配。
她突然從包裡掏出手機,頓用了一樣東西。
組詞:頓時、頓足、頓然、飛頓、閃電頓時
近義詞:匆忙、倉促、急切
反義詞:從容、緩慢、計劃有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