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遛的意思、逗遛的詳細解釋
逗遛的解釋
亦作“ 逗留 ”。1.停留,暫時不繼續前進。《漢書·匈奴傳上》:“上以虎牙将軍不至期,詐增鹵獲,而 祁連 知虜在前,逗遛不進,皆下吏自6*殺。” 顔師古 注:“ 孟康 曰:‘律語也,謂軍行頓止,稽留不進也。’”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詩:“逗留熱爾腸,十裡卻呼號。”《金史·蒙古綱傳》:“凡行賞必求形迹,過為逗遛,甚未可也。” 清 沉複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餘以連日逗留,急欲趕渡,食不下咽,強啖麻餅兩枚。” 葉聖陶 《倪煥之》二:“父親看着文稿上濃朱的夾圈,笑意逗留在嘴角邊。”
(2).延誤,耽誤。 唐 李德裕 《代彥佐與澤潞三軍書》:“ 盧從史 首鼠兩端,貪狠成性,包隱奸慝,逗留兵機。”《元典章·戶部五·家財》:“各處官司,循情不行,詳認事體,以是為非,逗遛到今,不與從公歸結。” 清 李漁 《慎鸾交·久要》:“況有箇愛兒慈母從旁唧啾,又沒箇逆夫愚婦于中逗遛,怎見得衆冰人撮不的 巫山 就?”
(3).間歇,停頓。 唐 寒山 《詩》之二六八:“寄語食肉漢,食時無逗遛。” 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詩》:“樂府或時無韻,是猶《周頌》諸篇,不應常節,蓋其逗留曲折,非韻所持,固詩之特異也。”
詞語分解
- 逗的解釋 逗 ò 停留:逗留。逗號。 引,惹弄:逗哏。逗引。逗人。逗笑兒。 同“讀”。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遛的解釋 遛 ù 散步,慢慢走,隨便走走:遛跶。遛大街。 牽着牲畜或帶着鳥慢慢走,使解除疲勞或增加活力:遛馬。遛鳥。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逗遛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逗遛”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òu liú(部分資料中注音為dòu liù),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 稽留不前
指停留、暫時不繼續前進。例如《漢書·匈奴傳》中提到“逗遛不進”,意為軍隊中途停滞不前。
- 延誤、耽誤
如唐代李德裕文中的“逗留兵機”,指因拖延而贻誤戰機。
- 間歇、停頓
唐代寒山詩句“食時無逗遛”形容動作連貫無停頓。
用法與語境
- 同“逗留”:現代漢語中更常用“逗留”,而“逗遛”多出現在古籍或正式文本中,如法律、軍事文獻。
- 常見搭配:如“逗遛不進”“逗遛兵機”等,多含負面色彩,強調因停滞導緻的後果。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逗留、淹留、稽留、停滞
- 反義詞:前進、疾行、迅捷
注意事項
- 讀音區分:
- “逗遛”中的“遛”讀liú 或liù(根據語境變化),但單獨使用“遛”(如“遛狗”)時通常讀liù。
- 避免與“溜”(liū,意為滑行或悄悄離開)混淆。
如果需要更具體的古文例句或曆史用法,可以參考《漢書》《元典章》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逗遛》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它的意思是閑逛、漫遊、散步等。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辶和鬼。其中,辶表示動作,鬼表示意象。根據筆畫來看,逗遛這個詞一共有9畫。
逗遛一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證,但可以從字義來推測它的形成。逗遛後面的“逗”字可理解為引人玩耍的意思,而“遛”字可理解為悠閑地走動。因此,逗遛的本意是指一種悠閑地引人玩耍的走動方式。
在繁體字中,逗遛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逗遛”。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寫法有所不同。辶部在古時寫作“⻌”,而鬼部在古時寫作“⻑”。因此,古時寫逗遛的樣子是“⻌⻑”,總共有10畫。
一些例句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逗遛的用法。例如:
1. 我們在公園裡逗遛,享受着自然的美景。
2. 每天晚上,老人們會聚集在廣場上逗遛,消遣時光。
3. 我愛和朋友們一起逗遛,盡情放松身心。
逗遛還可以和其他詞組成新詞。例如,“逗遛街”指的是那種適合散步、遊玩的街道;“逗遛場”則是指專門供人們散步娛樂的場所。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漫步”、“散步”來替換逗遛。
至于反義詞,如果我們想表達相反的意思,可以使用“匆忙”、“快步”等詞彙。
總而言之,逗遛是一種閑逛、漫遊、散步的行為,帶有悠閑、玩耍的意味。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古代,逗遛都是一種令人愉悅、放松身心的活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