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用的意思、節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用的解釋

(1).節省費用。《論語·學而》:“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墨子·節用中》:“是故古者聖王,制為節用之法。”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素驕奢者,欲其觀古人之恭儉節用,卑以自牧。” 宋 鞏豐 《鞏氏後耳目志·雜言》:“治生莫若節用,養生莫若節慾。” 清 秦笃輝 《平書·人事上》:“保身之要,莫如寡欲;理財之要,莫如節用。”

(2).節錄采用。 宋 朱熹 《答尤尚書書》:“誌銘之作,雄健高古,曲盡事情,雖或節用行狀之詞,而一經點化,精神迥出。”

(3).謂按時節利用。《史記·五帝本紀》:“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動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 張守節 正義:“節,時節也……言 黃帝 教民,江湖陂澤出林原隰皆收採禁捕以時,用之有節,令得其利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節用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節省開支,合理使用資源”。從詞源和語義演變角度分析,可細分為以下四層:

  1. 字義構成

    “節”本義為竹節,引申為節制、約束;“用”指使用、消耗。二字組合後形成動賓結構,強調在資源使用中秉持節制态度。《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節省費用”,《辭海》則補充為“合理分配財物,避免浪費”。

  2. 儒家思想淵源

    該詞最早見于《論語·學而》:“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體現儒家治國理念中通過節約財政實現仁政的思想。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注解:“節用者,不傷財害民也”,強調經濟治理的倫理維度。

  3. 現代語義擴展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收錄雙重含義:①政府層面的財政緊縮政策;②個人生活消費的節儉行為。如“企業節用減排”指生産流程優化,“家庭節用計劃”側重日常開支管控。

  4. 相關文化概念

    與“節流”“儉以養德”構成語義場,《墨子·節用》三篇系統論述其哲學内涵,提出“去無用之費”作為社會治理準則,這一思想至今仍影響着可持續發展理論。

以上解析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四書章句集注》《墨子研究》等典籍,詞義闡釋覆蓋語言學、哲學、經濟學多學科視角。

網絡擴展解釋

“節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和曆史淵源,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節用”指節約使用資源,減少浪費,強調節儉和勤儉持家的美德。其核心在于合理控制消耗,避免不必要的開支,尤其在物質財富的使用上保持節制。


二、曆史淵源與文獻出處

  1. 儒家經典
    《論語·學而》中提到“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主張通過節省用度來體現對百姓的關懷。
  2. 墨家思想
    墨子專門撰寫《節用》篇,提出“制為節用之法”,反對鋪張浪費,尤其批判厚葬久喪等習俗,倡導實用主義。
  3. 其他典籍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節用水火材物”,強調按時節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三、學派觀點差異


四、現代意義

  1. 個人層面:倡導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如控制物欲、減少浪費。
  2. 社會層面:與環保理念結合,如“低碳生活”“節能減排”,提倡簡約設計和資源循環利用。
  3. 政治經濟:政府財政管理中注重高效利用公共資源,避免鋪張浪費。

五、相關反義詞與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原文或現代應用案例,可參考、3、6、8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挨肩兒闇陋白搭逋囚參麗剗車秤停鸱張門戶踔跞颠嚏第一義谛耳聞不如目睹發口符卪覆蒙浮丘工作組鹳陣貴閥孤挺橫秋簡傲絕俗簡陋蹐地解難戒業靜兀兀衿耆極樞濟俗酒缶磕巴揆樞連萼蒙面門狀糜捐麋墨命金覓誘那邊偶發蟠泊披衲破題兒第一遭僑肸輕利杞人參參善覺膻中石磬王楊盧駱韈系威诟溫室文緒閑竄鄉保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