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絺纻的意思、絺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絺纻的解釋

麻織物;細葛布。《書·禹貢》:“厥貢漆、枲、絺紵。”《穆天子傳》卷五:“﹝天子﹞賜之駿馬十六,絺紵三十篋。” 郭璞 注:“絺紵,葛精者。” 唐 陸贽 《請減京東水運收腳價於緣邊州鎮儲蓄軍糧事宜狀》:“每至和糴之時,多支絺紵充直,窮邊寒沍,不任衣裘,絶野蕭條,無所貨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絺纻(chī zhù)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厚重感的複合詞,本義指兩種不同材質的織物,後引申為服飾或社交關系的象征。以下從字形、語義、文獻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形與讀音

二、本義與引申義

  1. 織物類别

    兩者均屬古代夏季衣料,但材質有别:“絺”輕細適合貴族穿着,“纻”粗厚多用于平民。如《禮記·玉藻》雲:“袗絺绤,不入公門”,指穿着葛布衣不可入朝堂。

  2. 社交象征

    因“絺纻”常并提,衍生出“缟纻之交”的典故,比喻深厚情誼。《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吳公子劄贈子産白纻,後世以此代指君子之交。

三、文獻例證

語源參考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第3版、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均有詳細考釋。

網絡擴展解釋

“絺纻”是古代漢語中兩個表示紡織品的字組合,需分别解釋:

  1. 絺(chī)
    指用葛草纖維織成的細葛布,質地輕薄透氣,常用于制作夏季衣物。如《詩經》中“為絺為绤”即指細葛布與粗葛布。

  2. 纻(zhù)
    指用苎麻纖維織成的纻麻布,具有耐磨、吸濕的特性,是中國古代重要衣料之一。如《禮記》提到“纻麻之有麄”描述其質地。

組合含義
“絺纻”連用通常代指兩種夏季衣料,或泛指精細的紡織品。由于缺乏具體語境,可能需結合古代文獻進一步分析。例如在詩詞中可能借指清涼服飾或高潔品性。

若需更精準的釋義,建議提供詞語出處或上下文。

别人正在浏覽...

阿女白馬長史卑隘笨家夥變急部集餔饷猜崄擦音吵擾成典仇吾牀貼賜奠大漕東抹西塗販子豐上墳山浮瘗溝槽官闆貴禦孤軍作戰賈人恨怅鴻霈花枝毀方瓦合驕華教授劫鈔金縢功畸僻計庭軍陳寬打周折寬亮捆紮兩便冒名接腳麪木南薰内廚房排闼牌尾館棄瑕録用勝士時不我待詩禮人家詩勳手梏滔土通報讬好兔死狐悲完熟洿行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