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水煙袋 ”。
亦作“ 水煙袋 ”。一種用銅、竹等制成的吸煙用具。煙經水過濾而吸出,吸時發出咕噜噜的響聲。也叫水煙壺、水煙筒。《官場現形記》第二回:“﹝ 錢典史 ﹞把壺放下,順手拎過一支紫銅水煙袋,坐在床沿上吃水煙。”《老殘遊記》第三回:“﹝那人﹞手裡捧了一支洋白銅二馬車水煙袋,面帶愁容。” 柳青 《銅牆鐵壁》第二章:“他手裡拿的水煙袋已經不是那根道地的土造‘羊腿把’了。”
水煙袋是中國傳統吸煙用具,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水煙袋又稱水煙壺、水煙筒,主要由銅、竹等材料制成。結構包含三部分:
作為成語,“水煙袋”比喻人懶散無為、不思進取,源自其需耗費時間準備的特點,常用于批評缺乏行動力者。
盡管水煙過濾後口感更醇和,但現代醫學證實其仍含尼古丁等有害物質,與傳統認知的“減毒”效果相悖。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曆史文獻及民俗研究,完整内容可參考相關網頁來源。
水煙袋是指一種用來吸食水煙的器具,也叫水煙鬥。它由煙盒、煙杆和煙嘴組成,可以用來吸食煙草或其他類似物質。水煙袋在中東和北非等地比較常見,也在世界各地逐漸流行起來。
水(shuǐ):三點水(氵)
煙(yān):火(火)+立(立)+火(火)
袋(dài):衣(衤)+代(人)+口(口)
據考證,《水煙袋》源自阿拉伯語中的"shisha",意為水煙鬥。最早起源于印度,由傳入阿拉伯地區後逐漸發展為一種常見的煙草吸食方式。後來,隨着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擴大,水煙袋逐漸傳入中國及其他國家。
水煙袋(shuǐ yān dài)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水煙袋的寫法略有不同。水的部首曾寫成氵,煙的字形有時是以“火”為上,旁邊加立,下邊再加一點作為尾巴。袋的字形則是以“衣”作為部首。
1. 他端起水煙袋,深深吸了一口煙。
2. 在桌子上放着一個精美的水煙袋,顯得格外典雅。
水煙鬥、煙筒、煙草、煙嘴、煙盒
水煙鬥、水煙器、水煙吸引器
電子煙、香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