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谏如流”是一個褒義成語,形容樂于接受他人勸谏,态度謙遜且行動迅速。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納谏如流”不僅是對曆史經驗的總結,也是適用于當代的重要處世哲學。
納谏如流,意為接受忠言逆耳之言就像接受流水一般。該詞由“納谏”和“如流”兩部分組成。
“納谏”是一個四字詞,其部首是纟(纟是“納”字的部首),共有9畫。納谏的意思是接受忠告,聽從忠言逆耳之言。
“納”的本義是接受、吸納,由繩子從兩邊扣住的意思引申而來。它是由兩個立起的人形人,中間是兩個垂直的紐扣,表示把東西收扣起來。在古代寫法中,納字的上面是一個弧形,下面是兩個十字,并且沒有纟的部首。
“谏”的本義是進谏、規勸,由言字從谏的上方像泉水流出的樣子組成。在古代寫法中,谏字的下面是一個泉水的圖形,上面是一個言字表示言下之意。
“如流”是一個兩字詞,其部首分别為女和水,共有11畫。如流的意思是像水流一樣順暢地接受和采納。
“如”的本義是像、似,由女字在左邊表示人的樣子,而右邊表示像。在古代寫法中,如字的左邊是一個人的像,右邊是一個手指向前的形狀。
“流”的本義是水流、流動,由兩個水字寫在一起形成。在古代寫法中,流字的形狀是兩個水形旁邊分别有豎直的波浪線。
《納谏如流》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皇帝和官員的谏言制度。谏言制度鼓勵臣子勇于向皇帝提出意見和建議,以達到君主能夠從中受益的目的。皇帝和官員都應該像水一樣,順利地接受和采納谏言,以便更好地治理國家。
例句:“他是一個明君,總是能夠納谏如流。”
組詞:納受、谏逆、接受、如水、順流、順暢
近義詞:采納、接納、聽從、接受
反義詞:拒絕、排斥、不納、不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