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裡的意思、新德裡的詳細解釋
新德裡的解釋
印度首都。人口838萬(1991年)。始建于1911年,1931年起為首府。1947年印度獨立後為首都。是規劃有緻的花園城市,建築多歐洲風格。
詞語分解
- 新的解釋 新 ī 剛有的,剛經驗到的;初始的,沒有用過的,與“舊”、“老”相對:新生。新鮮。新奇。新貴。新綠。新星。新秀。新聞。新陳代謝。 性質改變得更好,與“舊”相對:改過自新。推陳出新。 不久以前,剛才:新
專業解析
新德裡是印度共和國首都,具有以下三方面核心釋義:
- 地理概念:指印度北部德裡國家首都轄區内的新城區域,始建于1911年英國殖民時期,1931年正式成為行政中心。其名稱中的"新"字旨在區别原有舊德裡城區,體現現代規劃理念(來源:《辭海》第七版)。
- 詞源構成:"德裡"源自梵語"dehalī",意為"門檻"或"門戶",象征連接印度次大陸南北的地理樞紐地位;"新"作為漢語限定詞,标記城市建制時序特征(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
- 行政定位:根據印度政府官方定義,新德裡既是國家立法、司法、行政機關所在地,也是擁有獨立市政系統的聯邦轄區,總面積42.7平方公裡(來源:印度政府官網)。
該城市現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胡馬雍陵等27處受保護古迹,2023年GDP達370億美元,集中了全國80%的政府智庫機構(來源:印度國家統計局)。
網絡擴展解釋
新德裡(New Delhi)是印度共和國的首都,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地位。以下為詳細解釋:
1.地理位置與地位
新德裡位于印度西北部,東經77度、北緯28度,靠近喜馬拉雅山脈西側,坐落在恒河支流亞穆納河(朱木拿河)西岸。作為印度首都,它是全國行政中心,也是北方最大的商業樞紐之一。
2.曆史沿革
- 建立背景:始建于1911年,1931年成為英屬印度首府,1947年印度獨立後正式定為首都。
- 新舊城區:新德裡與老德裡(曆史古都)以印度門為界,南區為新城區,北區為老城區,兩者共同構成“德裡國家首都轄區”。
3.人口與城市特征
- 根據2014年聯合國數據,德裡地區人口達2500萬,成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
- 城市布局呈放射型,以姆拉斯廣場為中心,街道向四周輻射延伸。政府機構多集中于總統府至印度門的大道兩側,建築融合歐洲風格與莫卧兒王朝遺風。
4.經濟與文化
主要産業包括IT、電信、金融、旅遊業等。作為文化中心,新德裡擁有衆多曆史遺迹和博物館,如薩夫達疆陵墓。
5.氣候特點
全年分為三季:涼季(10月至次年3月,均溫14℃)、熱季(4-6月,均溫38℃)和雨季(7-9月)。
參考資料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地理百科及聯合國報告。如需完整數據,可進一步查閱相關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矮矬奧魯保佑炳朗伯落長菜色纏滞吹筦春碧春月鬥碁抖神兒趸柱訪引風旌鳳鳥氏奮行附列高譽歸服矽膠骨膠酣沉昏默機略禁城鏡目糾罰據古浪廢樂句栎輻靈崗龍猛筆攣綴麻煩木夾南明貧富懸殊晴暾輕裝岨固熱地蚰蜒沙災兟兟石函刷鬧歎想騰笑填戶田桑鐵鍁汀葭王人玮藝無辯武旅無巧不成話無藝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