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曹署的意思、曹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曹署的解釋

猶官署。 唐 白居易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诰與王十一等同宿話舊》詩:“紫垣曹署榮華地,白髮郎官老丑時。” 明 李東陽 《<屠丹山詩卷>跋》:“二公并為吏戶尚書,曹署相聯接,篇章相倡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曹署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行政機構指代功能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詞源構成 "曹"原指古代官府中分科辦事的部門,《說文解字》釋為"獄之兩曹也",後引申為官署分類。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載:"曹,獄之兩曹也",表明其初始司法屬性。"署"則為辦理公務的機關,《漢書·蕭何傳》注:"署,官府之曹舍也",二者組合形成行政機構代稱。

二、基本釋義 指古代中央或地方各級官署,特指分科辦事的行政機構。唐代杜佑《通典·職官》載:"尚書分曹署,以理衆務",顯示其作為具體職能部門的特征。明代《永樂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引《事物紀原》:"漢置尚書四員,分掌四曹署",印證其機構劃分功能。

三、曆史演變

  1. 漢代建制:始見于《漢書·薛宣傳》"坐曹治事",指九卿下屬辦事機構
  2. 隋唐規範:據《唐六典》記載,中央六部二十四司體制形成後,"曹署"特指司級機構
  3. 宋元沿革:《宋史·職官志》載"諸曹署文書",保留原義但漸生代稱傾向
  4. 明清轉義:文學作品如《醒世恒言》已出現"各曹署長官"的泛化表述

四、文獻例證

  1. 《後漢書·百官志》:"每曹署尚書、侍郎各一人"
  2. 唐代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文書行吏抱成案詣丞…署位謹卑"
  3. 宋代《太平禦覽·職官部》引《漢官儀》:"尚書四員,武帝置,成帝分曹署"

(本釋義參考中華書局《漢語大詞典》1993年版、商務印書館《辭源》第三版相關條目編纂)

網絡擴展解釋

“曹署”是漢語詞彙,讀音為cáo shǔ,其核心含義為古代官署,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曹署指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相當于現代的政府部門或行政機構。例如,明、清時期的“部曹”即各部司的統稱,源于漢代“曹史”(郡守的總務長)的職能演變。

2.引證與例句

3.相關詞義延伸

4.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中,描述古代行政體系中的部門設置及職能分工。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常見于研究或引用古籍時。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疤瘌眼兒扳折邊役漕院廁足搥胸跌足除授低燒豐茸伏肉黼衣輔助改寤犷戾骨鲠過客曆豪黠鎬宴呵沮橫眉瞪眼胡服谏疏腳夫筋縮救撫鸠赀巨川材塊獨匡鼎曠原窟竉堀穴遴派鸾幰沒下颔的話明強目翳逆退排隊披檢破銅爛鐵破走潛讓佥事巧飾清皎全壺全科人兒柔服閏益芟刈射天史班師師他家豚兒文麗向晨翔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