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投壺遊戲格譜之一。投壺時每箭都中者名“全壺”。 宋 司馬光 《投壺新格序》:“以全壺不失者為賢,苟不能全,則積算先滿百二十者勝,後者負。俱滿則餘算,多者勝,少者負。”參見“ 投壺 ”。
“全壺”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投壺遊戲術語
指古代投壺遊戲中的最高水平表現,即每次投箭都準确命中壺内。該用法源自宋代司馬光《投壺新格序》的記載,強調投壺競技的精準性。投壺是古代宴飲時的娛樂活動,參與者需将箭矢投入特制壺中,“全壺”成為評判勝負的重要标準。
比喻完整無缺的事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完整無缺的一壺酒”,比喻人或事物的完美狀态。此解釋可能源于古代宴會中以整壺酒象征圓滿,但這一含義在古籍中未見明确記載,更多是現代語境下的擴展解讀。
補充說明:
全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全”和“壺”。
全(quán)是一個很常見的字,它的意思是“完整的”、“整體的”或者“全部的”。全在漢字中的部首是“入”,總共有五畫。
壺(hú)是指一種容器,通常用來盛裝液體。壺在漢字中的部首是“土”,總共有五畫。
所以,全壺的意思可以解釋為“完整的容器”或者“整體的器皿”。
全壺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追溯,但它在古代文獻中并不常見。相對比較常見的詞語是全盤和壺中天地,它們的意思與全壺相似。
在繁體字中,全壺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全壺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古代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相比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沒有特定的記錄可供參考。
以下是幾個使用全壺這個詞的例句:
與全壺相關的組詞有:全力以赴、全景、壺口瀑布。
全盤、整體是全壺的近義詞,而局部、局限則是它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